众说纷纭

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仅是写在文件上的目标,更应该是落实在行动中的承诺。当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温暖的将是整个社会。

09月11日 10:29

沐浴、烧烤成“专业”,能站住脚吗

还记得五年前的电影《沐浴之王》吗?片中乔杉饰演的搓澡师傅周东海,连哄带骗让彭昱畅所演的失忆富二代变成自己的搓澡工“弟弟”,笑料不断。

09月10日 06:29

“包挂”走红:小物件里藏着情感消费密码

当情感成为消费的“硬通货”,唯有读懂消费者心中的“柔软需求”,才能让商品超越功能,成为传递热爱与温暖的媒介。毕竟,人们为“包挂”买单,买的从来不是那方寸之间的小物件,而是藏在其中的自我与价值。

09月11日 10:57

让“过罚相当”成为执法准则

规范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意义,在于审慎平衡“宽”与“严”:既要杜绝过度处罚,为企业创造宽松环境;也要对重大违法行为“零容忍”,守住公共利益与安全底线。

09月09日 09:06

身教胜于言传

田运良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处于什么年龄、什么阶段,都不应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我的超越。最美的家庭教育图景,不是父母站在终点指挥,而是在成长的道路上携手同行。

09月09日 12:23

柔性执法点亮城市温度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深圳的这个案例为我们展现了基层治理的新可能:用制度保障公平,用温度守护尊严,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希望。

09月08日 16:56

“工厂游”让工业文化更有烟火气

我们日用而不察的万千商品,其诞生之地仿佛成为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所在。这种疏离,某种程度上是工业时代专业分工极致化的必然产物,也使“制造”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在日常感知中悄然褪色。

09月08日 09:33

让人才回到大山不能仅靠张桂梅的呼唤

让更多人才扎根大山,仅靠张桂梅的呼唤与期盼远远不够。大山里的教育振兴与可持续发展,需要系统性的制度保障、社会共识与政策支持,如此,方能形成“群灯璀璨”之势。

09月08日 09:33

为“麦当劳婚礼”点赞!

广州一对新人在麦当劳举办"极简婚礼",以人均80元的汉堡薯条喜宴和气球彩带装饰走红网络

09月08日 11:21

“阳光分班”,当坚守“衡”“恒”

分班有“衡”制,落实有“恒”心,监督能够做到既“衡”且“恒”,“阳光分班”方能如阳光般“衡”量公正、“恒”守初心,让教育公平如阳光般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

09月09日 10:47

陶瓷是可以远行的文化,短剧也一样。两千年前,铜官窑的陶瓷从湘江边装船出发,顺江入海,最终漂洋过海抵达波斯湾。今天,在同样的土地上,铜官竖店短剧影视城正试图为短剧这一新时代的“文化陶瓷”塑形、绘彩、烧制,并探索让其远航的航道。 [更多]
“竖店”,一个由“竖屏”与“横店”复合而成的新词,近来正随着短剧热潮兴起而进入大众视野。它指的是那些为适应手机竖屏观看而打造的影视拍摄基地,是短剧产业蓬勃发展下的产物。近日,湖南铜官竖店短剧影视城正式开业——当“竖店”落户于拥有千年历史的铜官镇,这场“新”与“旧”的碰撞,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更多]
“美味即将到来”“请把你的塑料袋打开”“炸不到位,我无法原谅自己”。听到这几句话,不少读者的脑海里马上就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鸡排哥”李俊永麻溜地拿着刷子为食物刷上酱料,嘴里还金句不断,不时逗得现场游客哈哈大笑……近段时间,以景德镇“鸡排哥”、贵阳“汉堡姐”、长沙“兰花干子夫妻”为代表的小摊贩们火了起来,已然成为城市动人的“风景线”。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