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时评

以“迅”应“汛”,打好防汛主动仗

6月19日,全省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省应急委员会决定,自当日21时起,将防汛应急响应由四级提升至三级。

06月21日 08:10

残健融合,助力残疾人友好型社会建设

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设残疾人友好型省份 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强调,将残疾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融入全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公共文化、体育、旅游设施等方面提供残健融合服务。这一举措,意义深远。

06月20日 07:26

黔常铁路,穿越武陵山的“流动诗行”

黔常铁路之“美”,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是服务与发展的共鸣。

06月17日 23:25

反浪费,商家得善“劝”,食客需会“算”

“劝”“算”交响,方能奏响反浪费强音。商家唯有卸下“怕得罪顾客”的心理负担,将引导责任内化为服务自觉。同时,消费者挣脱“面子文化”的束缚,让理性、节约成为发自内心的选择,新规的善意才能化为餐桌上的切实风景。相关部门亦需加强引导与监督,褒扬创新服务者,让正向激励形成风尚。

06月17日 12:32

高考后“空档期”找准自己的节奏

每年高考落幕,考生都会面临一个特殊的“空档期”。从高度紧张的备考状态突然转入“无所事事”的等待,一些学子陷入了迷茫与焦虑,因此沉迷游戏放纵自我,或者辗转难眠、“考后抑郁”。

06月16日 09:27

高考后“黄金”三个月,这样过才“超值”

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体系中的学生,往往习惯了被安排、被评价的生活节奏。突然获得大把自由时间后,有人会陷入“报复性放纵”,产生“目标缺失焦虑”。

06月16日 09:08

未雨绸缪方能让文物免受“风吹浪打”之苦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及时掌握、核实辖区内文博单位受灾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抢险救灾,妥善做好临时支护、遮护、排涝等应急措施,全力搜集、整理、保存好旧构件,抓紧组织修缮修复工作,将文物损失降到最低。

06月16日 08:58

让文化瑰宝在数字时代绚烂绽放

6月14日,由国家文物局、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长沙举行。活动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06月15日 09:51

人心相通,山海可越

人心相通,则山海可越。眼下,中非经贸博览会正如火如荼举行。人头攒动的背后,是手与手的相牵、心与心的贴近,是中非关系的历久弥坚,是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强劲动能。沿着这条合作共赢、友谊长存之路坚定走下去,中非合作定能迎来气象万千的光明前景,驶向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

06月14日 07:37

编制履职事项清单的过程,本身就是进一步凝聚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共识的过程,当共识具化为清单,治理就有了更强大支点。 [更多]
人才是推动城市发展、加快城市能级跃升的关键力量。但住房焦虑已成为制约不少青年人才扎根城市的“拦路虎”——临时居所带来的漂泊感、通勤与生活的失衡,让这些年轻人即便手握工作机会,也对“落脚”望而却步。 [更多]
要素市场化配置要打破原有路径依赖与制度惯性。这要求相关部门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以系统思维协同推进改革。随着改革举措逐步落地,长株潭有望进一步成为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全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贡献湖南智慧与经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