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杨兴东
《沉默的荣耀》热播,不仅是一次对隐蔽战线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场关于信仰与选择的灵魂叩问。“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人生无怨无悔的事,不多。”这部剧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创作原则,以九成以上真名真姓的原型人物,首次揭秘台湾隐蔽战线斗争,重现了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在“白色恐怖”下以命相搏、向死而生的潜伏故事。他们的牺牲没有掌声,没有鲜花,甚至几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但正是这种“沉默的荣耀”,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沉默的荣耀》打破了传统谍战剧的“主角光环”叙事,没有将英雄神化,而是将他们还原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剧中,吴石与妻子王碧奎“约法六章”,面对女儿误解时在楼梯拐角跌倒,亦曾哽咽轻唱“我身骑白马走三关”;陈宝仓要去台南,临行前,吴石派人送过去一个油纸包,打开竟是驴肉火烧,陈宝仓咬了一口,细细咀嚼,“是家乡的味道”……正是这些有人情味的细节,让他们的牺牲更显沉重,也让他们的信仰更具温度。这种平民视角的表达,恰恰成就了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轰轰烈烈的牺牲,而是默默无闻的坚守;不是被万人敬仰的荣耀,而是穿越时空不改底色的忠诚。
今天,我们纪念他们,不仅是为了还原一段被遮蔽的历史,更是为了回应现实的精神饥渴。在“台独”逆流甚嚣尘上、历史虚无主义暗流涌动的当下,《沉默的荣耀》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和鲜活的人物命运,击碎了“台独”分子“去中国化”的妄想,重塑了海峡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它让我们明白,国家统一从来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民族精神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用信仰铸就的丰碑。
《沉默的荣耀》照见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它告诉我们:信仰不是过去的遗产,而是当下的需要;英雄不是历史的尘埃,而是现实的镜子。让“沉默的荣耀”被看见、被铭记、被传承,不仅是对先烈的告慰,更是对未来的负责。因为,一个忘记信仰的民族没有方向,一个轻视牺牲的国家没有力量。
《沉默的荣耀》热播,让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的吴石故居,成为游客追寻英烈足迹、缅怀革命精神的热门红色打卡地。唯有让信仰之火不熄,让英雄之气长存,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关口作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选择。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