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畅谈

让优质教育资源普及每一个人

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每一个人。

11月04日 15:01

工程类博士学位不唯论文符合时代需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社会,既需要理论创新人才,也需要实践创新人才。希望取消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能够引导博士生聚焦真问题、开展真研究,以真正有价值的实践成果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11月04日 09:49

让孩子远离“烂梗”式网络用语

用“栓”字组词,小学生竟组出了“栓Q”。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为引导孩子规范书写词汇,武汉市育才小学、光谷第五小学、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等多所小学的语文教师推出了网络用语“禁用令”,如“芭比Q了”“栓Q”“city不city”等。

10月25日 08:10

在青山秀水间奔赴一场文化盛宴

抓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打造文明实践基地、建设文化广场等措施,为村民提供“文化熏陶”的好去处。要积极抓好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提升,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咨询、健康教育讲座等活动,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0月24日 17:40

“研”而有“学”方可行稳致远

研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行走的课堂,为学生们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可能性。在中学开展研学旅行课程,将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对“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内容有深刻认识,并在实践过程中促进“五育内容”融合培养,提升自身实践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0月23日 15:39

从自然中了解自然

在湖北鄂州市碧石渡镇黄土咀,有一所“种地”的小学。

10月21日 09:38

《志愿军:存亡之战》:致敬永不磨灭的红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我们再次唱起这首歌的时候,缅怀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要倍加珍惜当下和平发展的来之不易,无惧任何艰难险阻,坚定维护和平与发展,努力创造不负于时代、无愧于历史人民的新的伟大业绩。

10月15日 10:59

“函授”改“非脱产”不只是换个名字

教育部近日发文对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工作进行部署,其中引人关注的一点是: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为“非脱产”。

10月09日 08:26

为“媛”字正名,拒绝随意污名化

我们应该以公正、客观、包容的态度看待女性的发展和进步,为她们创造一个公平、友善、尊重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性别平等,让每一个“媛”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09月26日 09:54

近日,民政部等19部门首次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提出4个方面12条政策措施,推动优化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政策法规、保障措施和社会环境。 [更多]
创新是青春的本色。这段时间以来,从大模型到具身智能机器人,从算法优化到产品研发,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崭露头角,成为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持续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撑、夯实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三湘大地上定能涌现更多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年轻人,成就更富朝气、更有前景的“年轻的事业”。 [更多]
没有紧日子,哪来好日子?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旨在将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在人民群众和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