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湖南在线
|
新闻
专题
评论
投诉
|
论坛
图片
视频
旅游
|
社区
经济
|
房产
理论智库
新闻
新闻
论坛
首页
党报声音
华声漫评
华声视点
三湘时评
理论智库
芙蓉国评论
政经观察
民生热议
众说纷纭
文化畅谈
优化“三区”支教 推进美育浸润
随着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化解大班额政策落地落实,各校美育师资较为紧张。
04月15日 08:46
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小班化教学,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04月15日 08:44
推进教育创新 让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更加适配
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动态调整体系,可打破学科固化边界,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啮合,推动知识生产从“静态传授”转向“生态响应”,助力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协同。
04月15日 08:43
深化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焦点。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部署,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04月10日 09:05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探究——评《中国乡村现代演进》
陈文胜教授新著《中国乡村现代演进》对这一命题作了深入研究,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探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方法,研究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转型的基本理论、方向与现实途径,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探索构建相关制度框架,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了有益参考。
04月10日 09:05
培养大学生心理“三力”,助力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与困境随之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根据不同年龄段需求开展教学,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知识、树立求助意识、学会应对挑战,从而提升心理素质。
04月10日 09:05
湖湘非遗传承的数字化创新探索
湖湘大地自古文脉绵延,孕育了湘绣、滩头年画、土家织锦、铜官窑陶瓷等众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艺术凝结着历史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4月10日 08:43
破“流量至上”迷局 筑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随着数字与政治、资本等要素的深度互嵌,原有的信息流动规则和社会权力结构正在被打破,一种网络社会演进过程中的新形态——“流量社会”顺应而生。
04月10日 09:06
经济法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加快新文科建设,推动文科领域的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升级,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法学课程推进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成为适应数字化时代新文科建设的必须。
04月10日 09:06
新文科理念下的法学教育改革探索
文科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它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通过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等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
04月10日 09:08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三湘时评
大学毕业生:认清生活真相,勇敢踏出校门
当下正值毕业季。对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即将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开启人生的一段崭新行程。兴奋、紧张、好奇、迷惑……各种情绪交织是这个群体此时共同的心理特征。
[更多]
一张高铁票,连接山海与烟火
一张高铁票,让山海相逢、民心相通,最终升腾的必将是周边人们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更多]
信用修复是手段 诚信经营是根本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十方面举措,以更好帮助信用主体高效便捷重塑信用。“人无信不立”,对于企业来说亦是如此。
[更多]
热点排行
强化巡视整改监督和成果运用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做大先生
坚持需求牵引,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生态
“双轮驱动”构建良好科技创新生态
弘扬教育家精神 锻造新时代好教师
弘扬教育家精神 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三大属性
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