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畅谈

把春游还给孩子

近日,四川乐山一所小学组织春游野炊活动,学生们带着锅碗瓢盆出游,相关视频引发了热议。据该校校长介绍,春季野炊是他们给孩子们选择的必备项目,已经推行多年。

03月18日 07:58

乐见网络文学呈现“国潮热”

网络文学呈现“国潮热”,深层次折射了大众审美趣味。网络文学内在精神气质是“中华性”的,很容易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此来亲近读者的阅读需求。此外,这一现象也与当前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有直接关系。不少文学网站组织了“非遗”等主题创作活动,这促成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的多样化表达。

03月06日 09:16

远离“文字失语”需要“对症下药”

语言文字不仅是交流情感的工具,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传承好让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语言文字,将产生更多适合现代表达、传播的场景,帮助我们远离“文字失语”。

03月04日 10:08

“出海”的英歌舞何以刷新“战绩”

潮汕英歌舞此次登上伦敦大舞台,为发展和壮大中国文化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抓住“出海”的热度和机遇,进一步做好推广和宣传,以英歌舞撬动当地文旅经济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02月28日 09:34

“方言电线杆” 传承有新意

让“方言电线杆”扎根大地,这样的做法值得借鉴。不仅要有“方言电线杆”,还要给方言一片生长的土壤,让方言这棵“参天大树”继续存活下去。为此,各地应加强对传统语言文化、方言文化的保护,让方言能够与普通话和谐共生共存,从而真正摆脱没落命运、走出传承危机。

02月26日 08:53

“非遗年市”让年味更浓

非遗,让传统春节年味更浓;春节,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从围墙里走出来,到寻常巷陌,唤起人民群众对传统习俗的记忆,也在创新中传承,以新技术、新手段,赋予非遗文化“新内涵”,让非遗文化“火起来”,让春节经济“燃起来”,让人民精神世界“富起来”。

02月07日 08:38

年味是浓郁的人情味和文化味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是新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在最能寄托和承载中国人情感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把浓郁的年味儿变成实现美好愿望的动能,守望梦想花开,增进文化自信,在共同祝福中感悟家国同心的力量,在万象更新中积蓄勇毅前行的信心。我们相信,明天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明天的中国也一定会更美好。

02月06日 08:43

让乡村阅读的“星火”持久绽放光芒

书香承载梦想,阅读改变人生。笔者由衷期待,有更多人可以参与到推广乡村阅读的行动中来,让“微光”照亮更多人、温暖更多人。

01月30日 10:19

理性看待“科目三”跳上多地春晚

“科目三”意外走红、风靡世界,被称为一道网络文化奇观。它能红到百亿量级,有其独特的传播密码,其背后隐藏的快乐内核,也有必要通过创作和演出的形式进行诠释。

01月23日 09:26

从“钢琴热”降温 看消费理性回归

学钢琴的同学少了,钢琴忽然不好卖了,钢琴价格明显下跌了,钢琴老师的学生大幅减少了……

01月19日 08:50

近日,《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转移群众途中遭遇山洪、帮助同车2名年轻同事脱险、自己却错过逃生时机的岳阳“90后”基层干部李东,代表湖南当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更多]
铁路部门继8月1日起全面实行学生旅客预约购票服务之后,再次出台了学生出行优惠措施:学生旅客每学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4次单程优惠票可随时使用,优惠区间可根据家庭居住地至学校所在地调整设置,动车组列车学生优惠票适用范围扩大至二等座、一等座和卧铺各席别,票价调整为按执行票价7.5折计算。学生购票将更加灵活方便,得到更多实惠。 [更多]
“在约定的期限内,完成一定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任务,其间需要通过聘期考核,如不达标就要离职或者转岗”。这一“非升即走”制度的存在,成为不少高校教师焦虑的源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