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热议

谨防改厕补贴沦为“生财之道”

这种只管整改不问验收、只求结果不求效果的弄虚作假行为,折射出乡镇政府对改厕工作监管不力、审核把关不严,也侵害了村民百姓的知情权、有损于乡镇政府公信力,甚至触碰了法律的高压线。

06月30日 10:31

老年大学“一课难求”亟待破题

近年来,老年大学“一课难求”现象愈发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一现象背后,既反映出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渴望,也暴露出老年教育在供需层面存在的突出矛盾,亟待各方共同发力加以破解。

06月30日 08:50

起诉银行电话骚扰获赔具有示范意义

“日均接到2至3通银行的推销电话,令人不堪其扰。”近日,上海的胡先生因多次投诉无果,将频繁打来骚扰电话的银行起诉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经过3个月的立案、审查、调解流程,胡先生最终得到了银行代理人的当庭道歉,并获得5000元赔偿金。

06月30日 08:48

立体广告进公交站,要创意更要舒适

一个真正有温度、受欢迎的城市,理应让商业的活力与市民的舒适感并肩同行——毕竟,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该是让人愿意停留、感到自在的地方。

06月25日 18:51

“响应式公交”折射出公共服务理念之变

“就像打车一样随叫随到,送孩子上学、上班再也不用掐点赶车了!” 近日,重庆开通3660、3661等多条响应式公交线路。

06月25日 08:59

如此医疗“促销”,仁心何在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成都市金牛区一诊所推出“50元输液3天”的促销活动。

06月25日 08:58

头部作家自降版税,折射童书出版困境

这两天,关于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一条消息刷屏——他主动在合约期内降50%以上版税,与出版社携手共渡难关。

06月23日 08:28

既要清理小板凳 更要温暖“赶路人”

据上海地铁公众号报道:近日,上海地铁部分线路车厢内出现的“小板凳”现象引发广泛关注。

06月23日 08:28

“618”反内卷:以良性竞争赢得行业发展

一年一度的“618”购物节,既是消费市场的年度盛宴,也是观察行业风向的重要窗口。今年“618”在反内卷基调下呈现出显著变化:电商平台不再执着于“最低价”的零和博弈,转而聚焦服务、体验、技术等多维度价值竞争。这场从“价格消耗战”向“价值共生局”的转型,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成熟与产业升级的必然路径。

06月20日 07:29

该给网红玩具“消消毒”了

网红经济不该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竞技场,更不该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只有当全社会真正形成“安全红线不能碰”的共识,才能避免“毒玩具”的悲剧上演。毕竟,没有什么解压方式,比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让人安心。

06月17日 09:50

中秋将至,各大商场的月饼专区早已亮相。与往年相比,今年市场显得非常温和——曾经动辄上千元的礼盒难觅踪影,300元以下的简装月饼成为主流。有关数据显示,今年月饼礼盒主流价位集中在150元—250元区间。这份市场呈现的“温和”面貌,恰是消费理性与社会风气变革的真实写照。 [更多]
据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十一去哪人少”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大涨200%。“奔县”成热门——2025年国庆预订数据显示,45%的县域游客为“90后”“00后”。 [更多]
今年长达8天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点燃了不少家庭追寻“诗与远方”的旅游热情。假期到来前夕,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5年第一批旅游市场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整治典型案例,涉及无证经营、虚假宣传、胁迫消费、兜售物品等一系列旅游违法行为,可谓大快人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