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

MCN机构“围猎”未成年人,乱象需合力整治

唯有法律、平台、家庭、学校形成合力,才能撕碎MCN机构的“甜蜜谎言”,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追逐梦想,让青春的底色始终明亮、纯粹。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纯净、健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09月01日 16:17

别让“职场套路”绊倒年轻人的梦想

劳动者本身也应端正心态,要学会向不合理的现象说“不”,不能为了找工作慌不择路,不能在面对不平等的条约、不合理的对待时忍气吞声,要勇敢地站出来,保护自己。

08月29日 09:56

期待“循环校服”的星星之火燎原

现如今,郑州市长江东路小学提供了“校服循环”的成功样本。期待在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此举能形成燎原之势,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推行。

08月29日 09:37

天价开锁,信任危机令人担忧

一场天价的开锁事件,照见社会的裂痕。当契约被撕毁,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唯有加强监管、尊重劳动、敬畏规则、诚信经营,“开锁”这个词语才不会成为社会信任的试金石。

08月28日 10:42

戴恐怖面具上高速?没有主观恶意也不妥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呼吁广大驾驶员、乘车人安全驾车、文明乘车,不要身穿、戴着恐怖面具等可能引起他人恐慌的衣帽上路。

08月28日 09:34

保研放宽“挂科限制”:给成长多一点容错空间

保研政策的“破冰”值得肯定,但让其真正发挥作用,还需在放宽与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政策执行走偏。

08月27日 07:01

勿让“文明洁癖”灼伤历史真实

鲁迅先生作为文化符号,其价值在于文学贡献与思想深度,而非表面行为。将历史人物的生活习惯与现代行为规范简单挂钩,无疑忽视了文化认知的复杂性。

08月27日 09:54

“田间课堂”,年轻干部成长的“主阵地”

乡村振兴,田间地头是主战场。增强干部群众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要善于创新培训方式,通过搭建“田间课堂”等方式,方便干部群众随时随地学习。在接地气、冒热气、通民气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质效,让干部群众掌握更多急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更好地绘就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时代新画卷。

08月25日 11:55

商业化的“图书众筹”,跑偏了方向

近年来,图书众筹逐渐成为实体书读者热衷的购书方式之一。然而,货不对板、延期交付、价格虚高等现象,可能让“众筹”变“众愁”,阅读变了味的同时,也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08月25日 12:05

网络用语也应有艺术之美

在汉语言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当下,我们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或听到“绝绝子”“yyds”“栓Q”“哇塞”等网络用语,它们迅速占领人们的表达空间。当“无语”被简化为“6”,当愤怒被压缩成“蚌埠住了”,我们不禁要问: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汉语,难道只能在干瘪的网络用语中走向表达荒漠?

08月25日 07:46

金秋时节,传来两则源自湖南的科研喜讯:一是我国盐碱地辣椒种植实现重要突破;二是“全碳化硅构网型10千伏直挂超级充电系统”落地长沙试运行。一则关系着餐桌,一则关系着出行,当科研成果落在老百姓最关切的“吃穿住行”上时,总会洋溢着浓浓的民生温情。 [更多]
若因流程问题让捐赠者“既出力又破费”,不仅可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也会让公众对公益环境产生疑虑:做好事还要自己贴钱,下次谁还愿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