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设的“大厂离职博主”,你信吗?

2025-11-20 08:0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然玉] [责编:刘畅畅]
字体:【

然玉

“25岁的我勇敢从大厂离职”“37岁,年薪百万,我却从互联网大厂离职”“从大厂裸辞两年的我,如今过得怎么样”……近期,“大厂离职”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词。与此同时,有人虚构大厂前员工、高管身份,通过“蹭大厂流量”提供名不副实的服务,以求实现商业牟利。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社交媒体上,通过售卖大公司离职证明、盗用大厂离职者身份牟利的现象时有发生。

“大厂离职”类内容创作,严格说来其实不算“新赛道”。只不过,其以往是小众赛道,而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玩家有样学样、群起效仿,才渐渐进入了主流视野。当然,就如同很多“异类赛道”一样,这一赛道如今也面临着见光死的尴尬。社交平台上素来多“演员”,只不过随着观众越来越多,“露破绽”的概率也就越来越高。真真假假的“大厂离职博主”,想红,又怕太红。正所谓“人红毁人设”,更不要说那些原本就是走剧本的假人设了。

被“李鬼”硬蹭,大厂们也是有苦难言。有大厂透露,近期又有人以公司离职高管名义在社交媒体上大量注册账号引流,对外开展培训并收取高额费用……而卖课搞培训收费,只是“大厂离职博主”们搞钱套路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开瓜向”的,炮制飞短流长小作文博取流量;有“黑料向”的,以所谓的揭秘黑幕来抢“黑公关”的蛋糕;还有“资源向”的,假装以介绍熟人牵线搭桥,售卖内推名额、实习机会来割韭菜。

当“大厂离职”成为网络灰色产业焦点,要想不被那些各怀鬼胎的账号魅惑,或许还是先要对大厂祛魅,不必想得太多、执念太重。

(作者系华西都市报评论员)

责编:刘畅畅

一审:刘畅畅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