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更显“副区长体验停车难”价值

2025-11-04 19:3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相] [责编:印奕帆]
字体:【

陈相

近日,北京昌平区一位副区长在早高峰时段体验骑电动车停车,在沙河地铁站遭“三连拒”的视频被广泛传播,引发关注。当“没地停了”“这不让停”的困境通过官员的亲历被直观呈现,公众看到的不仅是一次现场调研,更是自身通勤困境被正视的希望。这一“体验式治理”的举措,因其打破“办公室决策”的固有模式而赢得舆论肯定。然而,我们须清醒认识到,这场颇具象征意义的“体验”,其真正价值并非定格在亲历现场的“第一步”,而完全取决于由此开启行动的“下一步”。

“第一步”的迈出诚然可贵。它以极具说服力的方式,将抽象的城市治理难题转化为管理者的切身体会。副区长与普通上班族一样,在饱和的停车场与紧迫的通勤时间之间陷入两难,这种“身入”现场的沉浸式体验,是其他任何汇报形式无法替代的。它精准揭示了城市管理的痛点,为后续施策提供了鲜活依据,也为可能触及利益、需要攻坚的改革储备了宝贵的民意基础。

然而,正如舆论所指出的,“体验仅是第一步”。倘若体验之后没有实质性跟进,或解决方案仅停留于修修补补,那么这场备受关注的“亲身体验”恐将沦为一场“治理秀”,最终损耗公众的信任与期待。沙河地铁站的困境,是超大城市“通勤潮汐压力”的典型缩影,其背后交织着规划滞后、执法弹性与民生诉求之间的深层矛盾。破解如此系统性的难题,绝非一次体验、几项临时措施所能根治。

真正的考验,在于“下一步”的实践路径。这“下一步”,是检验治理诚意与能力的试金石。其一,要从“个案感知”向“系统谋划”跃升。副区长在沙河地铁站的遭遇,不应仅促成该站点的个案解决,更应推动对全区同类交通枢纽的整体规划。例如,备受关注的非机动车停车楼试点,须破解“便捷性”与“可持续性”的矛盾,避免成为“闲置工程”。其二,要从“短期纾解”向“长效机制”转型。临时停车区、查询程序等措施虽有必要,但治本之策在于构建接驳优化、路权分配与精准执法协同的治理体系。最后,要推动从“政府主导”到“社会共治”的深化。通过“参与式设计”让居民和通勤者参与方案制定,确保决策既科学又契合实际需求。

“副区长体验停车难”上演了一幕生动的“开场白”,而公众殷切期待的是后续扎实的“正文”与圆满的“结局”。“下一步”的实践成效,将为这次“体验式治理”的价值作出最终评判。它考验的是政府将现场感知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续航力”,衡量的是管理者在面对复杂矛盾时是否具备“一竿子插到底”的决心与智慧。当停车的“便捷”与城市的“秩序”走向协同共赢时,“下一步”为这次“体验”完整定义了价值。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信访局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