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代红
近日,南京大学食堂因推出售价999元的帝王蟹引发热议。这道与校园环境格格不入的“天价菜”,在成为舆论焦点后迅速“闪退”。这不仅是一次及时纠偏,更是一次深刻提醒。
高校食堂承载着一代代学子的青春记忆,其核心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安全、营养且可负担的日常饮食。帝王蟹的试错表明,脱离普惠性原则的高校食堂“创新”,如同无根之木,必然会引发舆论的反弹与管理的纠偏。高校食堂的烟火气,当来自米饭、面点的温热馨香,而非高档海鲜。
高校食堂兼具满足口味和服务育人价值,不仅在于让师生吃得饱、吃得好,更在于让师生“吃得对”——通过普惠、平价的菜品设置,引导学生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帝王蟹“闪退”,不是对消费升级的否定,而是对食堂育人功能的重新聚焦——只有让公益服务与价值引导形成共振,食堂才能真正成为“无声的德育课堂”。
高校食堂的创新,需要以坚守公益属性为前提、以少数服从多数为标尺,而不是单纯追求“新鲜感”或“话题度”。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学生对餐饮的多样化、品质化需求确实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坚持普惠为主前提下,适度、合理地满足多元需求。一个健康的高校餐饮体系,应是“金字塔形”的——“塔基”是价廉物美、营养均衡的大众菜品,保障基本生活;“塔身”可以是风味独特、价格适中的特色菜品。真正的多元化,在于品类的丰富与口味的提升,而非价格的攀升与食材的猎奇。
大学的温度,从来不在高端海鲜里,而在价格较低的平价素菜、暖心早餐以及免费的热汤中——这些看似微小的普惠服务,才是高校食堂该有的“底色”。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教育和体育局)
责编:刘畅畅
一审:刘畅畅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