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紧“安全绳”,才能放心跳

2025-10-24 11:2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露] [责编:杨露]
字体:【

  杨露

  最近,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的无绳蹦极项目成了“热搜常客”。这个号称国内首个无绳蹦极的项目,原计划10月22日开放,却因安全评估未完成被紧急叫停。网友的态度两极分化:有人直呼“刺激,想打卡”,也有人担忧“没绳子,这安全吗?”

  与传统蹦极不同,这个项目不系绳索——体验者从20米到50米高度自由跳下,由一张160平方米的安全网兜底。项目所在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桥面到水面高度达625米,是世界第一高桥。光是站在桥上俯瞰,就让人腿软,更别说“无绳跳”了。

  景区曾宣称“真人测试已通过”,但后续被工作人员“打脸”:目前仅完成沙袋测试,真人测试尚未展开。沙袋坠落能模拟人体姿态吗?万一安全网偏移、人撞到边角怎么办?这些疑问,让公众对项目的安全性打上了问号。

  无绳蹦极体验一次约1600元,比同景区的有绳蹦极便宜近一半。表面看是“性价比之选”,但细想却让人不安——少了绳索、动态调节设备等成本,低价是否意味着防护措施“缩水”?

  有专业人士指出,传统蹦极的绳索通过弹性缓冲坠落冲击,而无绳蹦极完全依赖安全网的静态承载能力。景区称防护网能扛住200斤沙袋冲击,但人体坠落时的重心偏移、动作失控等变量,是沙袋测试无法完全覆盖的。从网友曝光的测试视频看,沙袋垂直抛下的场景虽“震撼”,但测试手段略显简单:真人跳下可能出现翻滚、偏斜,安全网四角固定后是否考虑过风力晃动?这些细节,都需要更严谨的验证。

  大家争论的核心,不是“该不该创新”,而是“如何让创新更安全”。无绳蹦极填补了国内空白,但极限运动的本质不是“玩命”,而是在可控风险中挑战自我。省了绳索的钱,但安全的“隐性成本”一分都不能省。

  花江峡谷大桥作为贵州桥旅融合的标杆,承载着多重意义:它缩短了通行时间,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发展,还吸引了国际赛事落地。但桥旅融合的“深度体验”,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无绳蹦极若想成为“招牌项目”,更应成为安全标准的“示范案例”。只有让游客感受到“刺激但安心”的体验,才能真正实现“一座桥激活一片区域”的目标。

  无绳蹦极被叫停,表面看是项目延期,实则是一次必要的“安全补课”。网友的质疑声不是泼冷水,而是用关注推动规范。希望景区能把这波讨论转化为改进动力——让追求刺激的游客既能体验“自由落体”的快感,也能感受到背后的“安全感”。

  毕竟,极限运动的意义,不该是赌运气,而是用科学托住每一次冒险的勇气。只有把安全这根“绳”系紧了,才能跳得更稳。

责编:杨露

一审:印奕帆

二审:刘玉锋

三审:鲁红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