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空军
近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发布,其中关于报考年龄的调整引发广泛关注,报考者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对于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以下。
长期以来,“35岁门槛”存在于公务员考试中,也普遍存在于企业招聘中,成为一道鸿沟,将大量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中年人才拒之门外。但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中年人的职业发展需求理应得到更多重视。国考放宽年龄限制,正是对这一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让更多有志之才获得公平竞争机会,彰显了公务员招录工作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一调整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周期普遍延长,许多高学历人才40岁左右进入事业黄金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是贡献才智的最佳时期。如果按照原先35岁年龄限制,其职业发展空间被严重压缩。将报考年龄放宽至38岁和43岁,考虑了人才的成长规律,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公务员队伍,提高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从国际视野来看,在许多发达国家,公务员招考并没有严格的年龄上限,而是注重考察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岗位匹配度。例如,美国政府公务员招聘除特殊岗位外,大多数职位没有年龄限制;日本国家公务员考试也仅要求报考者年满21岁,没有设置年龄上限。我国逐步放宽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也体现了人才选拔制度的日益成熟和自信。
此外,放宽年龄限制还有助于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当前,我国就业市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一方面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人才,另一方面大量中年人面临职业转型困境。公务员、企业招考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可以为中年群体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尤其对于那些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多年、希望转换职场“跑道”的中年人才,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
当然,放宽年龄限制也对公务员招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报考年龄范围扩大了,需要进一步完善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建立更加精准的能力评价体系。同时,也要加强对大龄考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公务员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年龄不应成为阻碍人才发展的藩篱。从长远来看,公务员报考年龄的放宽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期待这一政策能够产生示范效应,推动企事业单位招聘中不合理年龄限制逐步取消。当人才选拔真正、彻底回归能力和素质本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动能澎湃。
(作者单位:怀化市发改委)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