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雕塑造型诡异?个性设计不能脱离大众审美

2025-10-13 16:2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何勇]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何勇

近日,有网友发布短视频,云南丽江一处主题公园内,人体蜈蚣”“三面女孩等雕塑造型诡异,让人产生不适。这处主题公园是丽江的荒野之国,主要内容就是各类雕塑。主题公园工作人员表示,雕塑以童趣童真为主题,有些人提到的不适感,是因为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不同产生的。1013日《江南晚报》)

荒野之国主题公园是由民间艺术家乔小刀打造的,初衷是为其女儿打造一个童话王国,主打梦幻温馨。不过,从网友发布的人体蜈蚣”“三面女孩等雕塑视频来看,确实给人一种恐怖和诡异的感觉,看不出童趣童真,与梦幻温馨的童话王国定位形成鲜明反差。

尽管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不同,“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工作人员不能以此说辞,来搪塞、敷衍公众场所游客对审美的公共体验。

景区不是私人空间,而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场所。这决定了其景观、雕塑等设计,不同于个人工作室的自由创作,不能只考虑艺术家、设计师的个人艺术表达,还需要考虑大众观感,顾及大众审美。游客男女老幼,没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别,不少人艺术欣赏水平还不够高,理解不了先锋前卫的艺术作品。特别是以童趣童真为主题的雕塑,更要顾及儿童游客的心理感受。景观设计过于追求个性表达,造型太过诡异,与大众审美严重脱节,游客无法接受乃至受吓,景区很可能沦为“小众艺术”而非大众文旅。

从景区运营角度说,应当以游客为导向,要有“听劝”的雅量,避免孤芳自赏。景区景观设计的画风,需要考虑游客意见和感受,多与游客对话,对那些可能产生“不适感”的景观雕塑提供艺术创作思路讲解,争取游客理解,或进行适度改造,符合大众审美。

总之,个人艺术表达可以特立独行,但公共艺术表达需要兼顾大众接受度与场景适配性。景区景观艺术设计创新,应当在个性表达与大众审美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共鸣,让游客游玩体验更舒适更美好。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