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
说起演员杨清文,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若提起“大佐的肯定”这一表情包,或是《亮剑》中日本骑兵联队长黑岛森田,不少人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近日,央视网《不被定义的TA》节目专访了这位被称为“鬼子专业户”的演员,他在节目中坦诚分享了自己多年饰演“鬼子”角色的心路历程以及背后的坎坷。
截至目前,杨清文已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了91个“日本大佐”形象,这份成绩本身便是对他演技的高度认可。一次偶然的出演机会,让他意外找到了自己的“赛道”,可麻烦也随之而来:因为常演“鬼子”,他家中的车曾数次被砸;女儿相亲时,男方发现他饰演的多是“反派”,竟以此为由拒绝与其女儿继续接触;每次走进纪念场馆,杨清文都会不自觉地感到自己仿佛真的有罪。这样的遭遇并非个例——“容嬷嬷”的扮演者李明启打车差点被拒载;出演“家暴男”安嘉和的冯远征曾在街上被路人警告“不准打梅婷”……观众入戏太深,固然是对演员演技的肯定,也在无形中干扰到了演员的日常生活。
演员的专业精神理应得到尊重,不应因饰演反派角色而遭遇现实中的歧视或攻击。若我们能在观剧时沉浸其中,又在离场后理性回归,那些常年饰演“阴狠角色”的演员便不必无辜承受舆论压力与生活困扰,从而获得更自由的表演空间与更宽阔的戏路探索。其实,影视艺术本就依赖丰富立体的角色构成——善与恶的对抗、正与邪的较量,才能使故事充满张力。例如暑期热映的《南京照相馆》,正是有了演员对日军摄影师伊藤秀夫极具伪善与残酷形象的演绎,才让军国主义之恶在银幕表现得更具冲击力。试想,若每一位敢于潜入人性暗角的演员,都因惧怕被指责而拒绝挑战,银幕上将会失去多少震撼人心的表演?我们又将从何处获得反思历史、审视人性的镜鉴?
因此,反派演员的困境值得被关注。我们不仅要在道义上支持这些演员,更应以实际行动表达尊重——用掌声代替偏见,用理性看待取代情绪宣泄。让表演回归表演,让角色止于角色,这才是对艺术最大的致敬,也是对专业最好的守护。
责编:刘茜
一审:刘茜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