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高中化”管理不可取

2025-08-30 08:1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曲征] [责编:伍镆]
字体:【

曲征

组建家长群向家长通报成绩、早起跑操签到打卡、寝室统一熄灯时间……如今,越来越多大学的管理方式出现了“高中化”的趋势,让不少学生仿佛觉得自己还身处高中。

大学本应是培养学生独立设定目标、承担风险、解决问题等“成年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中化”管理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些能力的培养。比如,强制的晨跑、早晚自习打卡,让学生失去了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作息和学习的自由;请假要层层报备,甚至需要家长签字同意,使得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无法独立思考和解决,缺乏承担风险的勇气和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像温室里的花朵,难以适应社会的风雨。

大学出现“高中化”管理现象,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学校出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希望学生重视学业、保持健康的体魄、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此外,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差,高中阶段习惯了被严格管理,到了大学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这也让学校觉得有必要加强管理。

其实,要想学生真正实现“成年”,大学应该灵活设置管理方式。首先,学校可以在大一阶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约束,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但到了大二、大三,应逐渐放手,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再者,家长也应该学会放手,相信孩子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过分干涉。

大学作为社会过渡站,其核心功能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高中化”管理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大学应该以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成长环境,为今后的社会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五中学)

责编:伍镆

一审:伍镆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