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拿“照骗”撑门面,平台审核岂能缺位

2025-08-15 16:3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何勇]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何勇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爆料,有外卖商家用AI生成照片冒充堂食门店的图片,不但门面是假的,有些连店内用餐人群的景象也是假的。对此,饿了么、美团和京东向记者表示,平台已经成立专项小组或治理团队,对该类问题进行治理和整改。(8月14日《南方都市报》)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外卖商家用美颜照片“装修”门店图片,无可厚非,是人之常情。但是,一些外卖商家直接用AI生成的照片冒充堂食门店图片,甚至成为一些外卖商家引流增收的秘密法宝,这就不行。

从法律角度来说,外卖商家这种拿AI“照骗”撑门面的做法,违背了诚信经营原则,实质上是对消费者的欺诈,属于一种虚假宣传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外卖商家拿AI“照骗”撑门面,欺骗消费者,直接责任当然在外卖商家身上,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归根结底,是外卖平台没有尽到应尽的审核义务,外卖平台审核俨然流于形式,才让拿AI“照骗”撑门面成为外卖商家引流密码。

道理不难理解,如果外卖平台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尽到审核义务,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线上线下审核相结合,安排工作人员走进外卖商家店铺进行现场核实,就很容易发现外卖商家拿AI“照骗”撑门面这种小把戏。《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查,登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保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网上公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量化分级信息,公示的信息应当真实。

可见,治理外卖商家拿AI“照骗”撑门面现象,不仅要依法严惩欺诈消费者的外卖商家,还应按照相关规定,处罚没有尽到审核义务的外卖平台,倒逼外卖平台对外卖商家弄虚作假行为及时整改。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