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前教育托举民生新期盼

2025-08-07 09:0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艾鹏] [责编:印奕帆]
字体:【

艾鹏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按照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经费合理分担的原则,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从2024年的“普惠发展”升级为2025年的“推行免费”,标志着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化与实践路径的迭代升级,更意味着政策蓝图加速转化为惠及万千家庭的民生实惠。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更是对民生福祉的深切考量。未来,当务之急是全面落实《意见》要求,精心绘制实施路线图,要坚持立足国情和发展阶段,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科学制定免费范围和推进步骤,确保政策行稳致远。

秉持因地制宜,确保政策落地生根。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特征决定了各地应采取差异化的免费学前教育推进策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方能确保政策在广袤国土上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过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条件成熟的中心城市,率先探索更广覆盖范围、更高免费标准的实施路径,为全国积累经验。同时,在部分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等区域,制定一些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确保政策红利惠及每一个角落。着眼未来,要加强政策推进过程中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反馈,适时推广进展顺利地区的有益经验,加大对矛盾困难的精准帮扶,确保全国一盘棋统筹下,各地紧密结合自身发展,稳步前行、提质增效,进而推动免费学前教育由“局部探索”走向“全域优质覆盖”。

注重双轮驱动,切实发挥政策效能。免费学前教育的核心是“免费”,其关键在于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在推进免费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优化政府投入与合理资源配置的双轮驱动。诸如,在政府投入上,中央财政可通过转移支付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和薄弱环节;在盘活资源上,可考虑将小区配套园、闲置校舍等优先用于举办公办园或普惠园,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投入、高效整合,实现从“免费”到“优质免费”的跃升。着眼未来,要紧密对接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科学预测未来适龄幼儿人口变动趋势,提前储备建设用地和师资力量,推动建立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确保免费学前教育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能够持续满足适龄儿童家庭的需求。

提升保教质量,助力政策有序推动。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根本目的在于让“幼有所育”的优质阳光更加公平地照耀每个孩子。将质量提升作为政策落实的生命线,贯穿于全过程,是推行免费学前教育需要重点把握的原则。着眼未来,要健全幼儿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和专业能力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同时,推动优质资源共享,深化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集团化办园、优质园辐射带动等机制,整体提升办园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从“能入园”到“入好园”的美好期盼。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