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位比例入法,让性别关怀落地生根

2025-08-04 22:5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小川] [责编:周培]
字体:【

王小川

城市公共厕所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比例应当提高到3:2,人流集中的场所比例应当提高到2:1……据报道,8月1日起,《甘肃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正式施行,其中对城市公厕男女比例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全国的地方立法中,甘肃是目前明确规定城市公厕男女厕位比例的首个省份。(8月2日 新京报网)

长久以来,公共厕所的设计往往遵循简单粗暴的“平等”原则,男女厕位“对半分”成为默认设置,完全忽视了女性的特殊需求。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实则在现实中造成了极大的不平等。让女性在一次次排队等待中,体验到公共资源分配失衡带来的困扰,甚至影响到出行的心情与效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6年发布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规定,在人流集中的场所,女厕位与男厕位(含小便站位)的比例不应小于2:1。但行业标准缺乏刚性约束,在实际规划与建造中,并未严格执行,使得男女厕位建设长期低于合理标准。甘肃的这一立法规定,正是精准聚焦这一现实痛点,把原本停留在纸面上的倡导,化作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条文,从法律层面为女性争取合理的公共资源份额,让女性不再因如厕难而陷入窘迫。

当然,要让这项立法从纸面落到地面,绝非易事。对于老旧城区而言,公厕改造面临着空间局促、资金短缺等难题,推倒重建不现实,局部改造又困难重重;新建城区在规划时,如何确保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遵循新规,避免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敷衍执行,同样考验着监管部门的智慧与决心。但这些难题不应成为阻碍,而应化作创新与变革的动力。在空间利用上,可借鉴深圳试点的“潮汐公厕”模式,在男女厕中间设置灵活可变的潮汐厕位,根据人流实时调整使用方向;在资金筹措方面,政府可设立专项改造基金,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以公私合营等模式缓解资金压力。

厕位比例入法,不仅是对女性基本权益的尊重与保障,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注脚。它启示我们,在城市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中,应摒弃“一刀切”的简单思维,要深入洞察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处细节。当每一座城市的公厕都能成为公平与关怀的载体,让女性无需再为如厕而烦恼时,我们的社会才真正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升级。期待更多地区用实际行动书写性别平等的美好篇章,让公共空间的每一寸角落都洋溢着温暖与尊重 。

责编:周培

一审:周培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