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信息安全不能失守

2025-07-28 07:4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贤云] [责编:刘畅畅]
字体:【

杨贤云

近日,各地高招、中招陆续放榜,而令家长们苦不堪言的骚扰电话和短信也随之而来。《南方都市报》刊发专题调查报道显示:考生信息安全失守已成为亟待根治的社会痛点。

考生信息泄露的后果,绝非“骚扰”那么简单。这些精准到令人心惊的数据,背后是一条成熟的黑色产业链:从学校、培训机构到打印店、快递公司,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让考生的姓名、电话、成绩、家庭住址等私密信息流入市场。不法分子则利用这些信息,或推销高价培训课程,或兜售虚假入学名额,甚至实施电信诈骗。这不仅造成考生家庭的经济损失,更给孩子的升学之路添了堵。

更令人忧心的是信息泄露对考生造成的心理冲击。刚经历过高考的学生,本应在等待录取通知的日子里稍作休整,却要面对无休止的骚扰电话和短信轰炸。有的考生因不堪其扰关闭手机,结果险些错过高校的录取确认电话;有的学生对个人信息被滥用感到愤怒又无助,甚至对未来的大学生活产生焦虑。

考生信息安全失守,暴露出个人信息保护链条上的诸多漏洞。部分学校的信息管理不善,比如将考生数据存在未加密的电脑中,或随意交由第三方机构处理;一些培训机构为争夺生源,不惜通过不正当手段购买信息,形成“需求—贩卖—滥用”的恶性循环。监管的滞后性与违法成本偏低,让不法分子有恃无恐。

筑牢考生信息安全“防火墙”,需要多环节发力、多部门联动。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信息管理的督查,推动建立考生数据加密存储、专人负责的制度;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大对信息贩卖行为的打击力度,顺藤摸瓜端掉黑色产业链,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而作为考生和家长,也应提高警惕,绝不随意向非正规机构透露个人信息,接到骚扰电话及时举报。

(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市退休教师)

责编:刘畅畅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