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蛤蟆汤”何以“撂倒”五名工作人员?

2025-07-17 09:3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徐林生]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徐林生

7月15日,山东临沂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称,近日,针对兰山区一饭店因发布菜品视频拟被高额处罚一事,临沂市高度重视,对此事件进行提级调查。经调查,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处罚证据不足。仅凭当事人发布的视频照片作出处罚告知,事实不清。二是执法程序不当。当事人提出听证申请后未按规定组织听证;在作出不予处罚决定后,未按规定期限送达书面《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7月15日 澎湃新闻)

针对以上问题,由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程序对该行政执法行为予以撤销,五名相关工作人员被停职处理。

自媒体时代,饭店商家将自家菜品或配料拍成短视频或照片发到网上,稀松平常,这是记录生活、自我推广的有效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商家青睐。老板拍短视频将牛蛙烹制的汤说成“蛤蟆汤”,是当地俗称,并无不妥,因此收到执法部门罚款45万元告知书,比窦娥还冤。

一道“蛤蟆汤”何以“撂倒”五名工作人员?答案并不复杂,但足以发人深思。复盘这起舆情可见,有关执法部门作出处罚决定前后,未前往涉事饭店调查取证,仅凭一段小视频就重罚商家45万元;在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后,不依法启动听证程序,不予处罚决定书还迟到63天。可以说,从调查取证、违法事实认定到自我纠错等,可谓“全链条”知法犯法。如此执法,胆大妄为,一错再错,影响恶劣。

近年来,为纠正执法中“小过重罚”“任性罚款”等问题,我国从立法、监督、机制优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效,许多地方营商环境有所改善。不过,因一道“蛤蟆汤”导致被重罚表明,一些地方执法部门任性执法思维惯性依然强大,粗暴执法乱象根深蒂固,依法行政任重道远,亟需加大力度重拳整治。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