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现场的招聘面试“硬核”在何处?

2025-07-14 09:5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翟云雪] [责编:印奕帆]
字体:【

翟云雪

7月8日,山西省文物局发布2025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面试公告。该公告显示,本次面试地点为野外的考古发掘现场,参加面试的考生需要对古遗址、古墓葬进行清理,并完成考古绘图、发掘日志和记录等工作,让网友惊呼“太硬核了”。(7月11日 新黄河)

长期以来,许多行业的招聘考试往往遵循着笔试成绩占主导、面试流于形式化的固定守则,把考察重心更多地放在应聘者的理论知识储备与文明礼仪规范上。山西省文物局摒弃传统的“学术问答”流程,将招聘面试考场设置在野外的考古发掘现场,采用“真刀真枪”的检验方法全面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素养。这种以现场实操代理论答题的新颖模式,从侧面反映出当下部分用人单位对于人才选拔的尝试与突破。

那么,这场被网友直呼“硬核”的面试,究竟“硬核”在何处?首先,是对专业门槛的“硬核”限定。基于考古工作的特殊性,从业者必须具备极为过硬的专业基础和严谨审慎的科学态度,此次公开招聘要求应聘者只能是考古专业学生且必须本硕一致,既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防止“半路出家”的考生因基础不扎实、知识不牢靠损坏历史文物,还能有效压缩教育培训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其次,是对动手能力的“硬核”考验。考古学是一门接地气的学科,从业者需要经常前往野外一线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若仅凭卷面分数或理论问答决定人选,很可能选出“高分低能”的纸上谈兵者,继而影响考古工作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因此,山西文物局从发掘清理、考古绘图、日志记录等方面出发,综合检测应聘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被选拔的考生能够“人岗相适”“才尽其用”,这种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面试的合理公正。正如相关工作人员所言:“应聘成功的考生,未来也会去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不是坐办公室的。”这场“硬核”的实操考验,比精美的简历和华丽的辞藻更加具有说服力。

山西省文物局的“硬核”面试,从表层看是对招聘选拔方式的探索尝试,实则却是对人才评价体系的重新定义,是对“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大胆挑战。其真正的“硬核”之处,不在于考察形式的标新立异,而在于紧扣工作的本质需求,促使选拔标准从“会背诵”回归到“能做事”,让拥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在“考古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这场与众不同的面试,在为高校设计安排课程提供新方向的同时,也为其他技术型岗位的人才招聘开辟了新思路、创立了新典范。事实上,不管是“唯理论”还是“唯实操”,二者皆带有极端主义色彩,各单位应打造贴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的招聘方式,构建本领过硬、值得信赖的专业队伍,最终实现岗位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