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读博,公众不妨多些掌声

2025-05-14 06:5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思薇] [责编:潘华]
字体:【

王思薇

近日,演员黄晓明、金世佳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复试名单,再次引发关于“明星卷学历”的热议。越来越多公众人物重返校园攻读博士学位,这本是值得鼓励的终身学习现象,却总被贴上“立人设”“蹭文凭”的标签。当舆论习惯性质疑明星读博动机时,我们或许当反思:对知识的追求,是否应该因职业身份而被区别对待?

明星扎堆读博,是从“流量竞赛”转向“实力突围”的积极信号。近年来,观众对“演技翻车”“背念台词”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社会各界对文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其实,设置艺术专博,就是为了培养“能演会教、知行合一”的高层次人才,从业经历丰富的明星们是适合的读博人选。

消除偏见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对明星而言,既然选择踏入学术领域,就应以“清零心态”接受教育,用扎实的成果回应质疑。例如,黄晓明若能在《中餐厅》的运营经验基础上研究艺术管理,金世佳若能结合《爱情公寓》后的转型经历探讨表演理论,就有利于填补学界与业界之间的鸿沟。对公众而言,不妨把“明星读博”视为社会进步的风向标:当“知识崇拜”取代“只重颜值”,当“终身学习”成为全民共识,这样的“内卷”可谓良性竞争。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领域的工作者都有机会突破自我。与其用挑剔眼光审视明星们的学术之路,不如多给他们一些空间去尝试、去成长。毕竟,知识的探索从来不是一条直线式道路,而是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明星身份固然让他们在起点上备受瞩目,但这份关注不应该成为一种无形的桎梏。相反,应让这份关注转化为明星心底深处的责任感: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学术成果走向大众,用自己的学习经历激励更多人追求进步。

(作者系公司职员)

责编:潘华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