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峰
5月10日,第七届“北京邻里节”主会场活动,在大运河畔的通州区西海子公园举行。当天,全市5000余个社区同步开展邻里节活动,共同营造“邻里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邻里关系承载着情感沟通和社会支持的重要功能。本届“北京邻里节”活动的主题是“相约邻里节·共筑友好城”,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大家庭”,增进左邻右舍间的情谊,共建友好之城。
毋庸讳言,如今的社区环境越来越好,但社区居民却不像以往那样熟悉,很多邻里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情感淡漠。事实上,街坊邻里关系更多体现在日常琐事当中,诸如停车没关车窗,匆忙进门忘拔钥匙,孩子放学进不了门,外出旅行需要代收快递……邻居帮个忙就能送去真诚信任、搭把手便可换来温暖和谐。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将其建设为文明幸福的共同体,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北京邻里节”是首都社区治理创新品牌,它以“近邻”共建、“友邻”共治、“睦邻”共享为核心理念,旨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引领优势,带动多元主体走进社区、开展服务,融入邻里交往、形成邻里共情,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共同建设美好社区家园。
“远亲不如近邻”,和谐的邻里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各地应积极建立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培育新型邻里关系,拉近居民间感情。当邻里之间都能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当每一个社区都充满温暖与友爱,大家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就会不断提升,社会就会更加文明和谐。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责编:潘华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