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齐超
近日,多地网友控诉线上预订酒店遭遇“照骗”事件:有人花千元预订海景房,推门发现内部照片竟全是渲染图;预订大床房,进门发现“这床还没我家沙发大”……更离谱的是,有消费者要求退房竟被索要80%的违约金。入住后却发现酒店与预订平台上展示的大相径庭,这种现象被戏称为酒店“照骗”或“货不对板”。那么,这些经过精心修饰的酒店照片和文字介绍,是否涉嫌虚假宣传? ( 4月12日 《法制日报》 )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下,线上预订酒店已成为大多数人出行的首选。不过,由于是线上预定,酒店的环境、卫生到底如何?顾客只能靠依据平台展示的信息来判断。许多酒店为吸引顾客,不惜通过修图、夸大宣传等手段美化房间,这就导致了很多游客遭遇“货不对板”的酒店“照骗”。
对于公众质疑和消费者投诉,酒店往往会拿“艺术效果”和“图片仅供参考”来搪塞。其实,这样的辩解苍白无力。酒店可以对线上展示的图片进行适当“艺术处理”。但是,必须把握好“美好图片”的分寸,不能过于失真,误导消费者。酒店图片过度修饰或玩文字游戏,就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必须受到惩处。所谓的“图片仅供参考”,也不是酒店欺骗消费者的遮羞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如果酒店发布的广告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发布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第三方网络平台虽非房源信息的直接提供者,但如果酒店存在“照骗”行为,误导消费者,平台亦须承担相关责任。在笔者看来,平台应强化审核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对商家资质、宣传内容加强核查,从源头防范“照骗”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根据顾客的评价、反馈、反馈,来事后惩戒“照骗”酒店。
酒店“照骗”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扰乱了正常的酒店经营秩序,理当受到惩处。平台任由酒店“照骗”泛滥,而不加强监管和治理,一旦造成侵权,平台也须成为追责的对象。所以,治理酒店“照骗”,需要对涉事酒店和相关平台“双追责”。
另外,酒店“照骗,与景区缺斤短两、随意涨价、欺骗游客的行为一样,也会影响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形象,乃至波及当地的旅游业。从这个角度看,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当积极介入酒店“照骗”的治理中,采取一些诸如降低投诉门槛、简化维权流程、加速纠纷处理速度等措施,打击酒店宣传造假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和旅游形象。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