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进校园并非作秀

2025-04-14 08:4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承舜] [责编:欧小雷]
字体:【

王承舜

近日,杭州一所中学将临安方言纳入课后服务特色课程,邀请本土语言专家教学生说方言,并选拔方言推广员带动全校学习。这一消息,再次将“普通话与方言之争”推向公共视野。

方言与普通话“对立论”始终是争议焦点。有观点认为,方言教学会挤占推普空间,甚至导致“语言混乱”。然而,教育部早在2020年便明确“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语言学实证研究更显示,双语环境能提升儿童语言认知能力。该中学将方言设为课后选修课,这种“主次分明”的设计既维护了普通话的主体地位,又为方言开辟了生存空间。这是因为,它认可并尊重方言所承载的情感归属,使孩子们在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同时,保有对家乡语言那份天然的亲近与自豪感。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对于一方水土的历史记忆与情感认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代际传承”列为语言活力的核心指标,而我国城镇中小学已出现68%的“方言断代”。此前多地为保护方言进行有益尝试,比如,“90后”教师高任飞通过“方言+直播”让俚语成为网络热梗;苏州建立“方言保护联盟”,开发数字化课程。这些创新之举证明,传承方言并非只能依赖课堂与家庭环境,而是可以在技术赋能与社会参与中焕发新生。这种“活态传承”打破了“静态保存”的桎梏,使得方言重新进入年轻一代的视野。

允许普通话成为走向世界的“桥梁”,也应让方言成为回望故乡的“路标”。毕竟,一个失去方言乡音的教育体系,终将失去文化传承的丰富维度,而一个懂得在多元光谱中寻找平衡的教育生态,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兼具文化自信与包容胸怀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媒体工作者)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