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
3月10日,#美的被曝强制18点20下班#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据相关媒体报道,有说法称,美的开始执行强制下班政策:美的从这周起提倡各部门领导严格控制加班,规定18:20不允许有人还在公司加班,同时也禁止员工就餐后再返回工位继续加班的现象。(3月12日《南昌晚报》)
除了美的之外,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开启了反“内卷”模式。近日,据媒体报道,大疆开始强制员工晚上9点前下班。今年2月,国内制造业巨头海尔也被曝出公司要求强制双休。
国内知名企业相继刀刃向内,开启“反内卷”模式,掀起了“反内卷”热潮,“强制下班”“严禁加班”。这种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之举,凸显了企业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尊重,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和谐劳资关系,提升员工工作激情和创新动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值得称赞。
从法律角度说,单位每天安排员工加班几个小时以及每周、每月安排员工加几天班,不由公司单方面说了算,法律对员工加班时长有着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然而,“严禁加班”本是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却成为新闻并上了热搜,这就不是一种正常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当下,病态加班文化盛行,不合法的超长时间加班已经成为一种职场常态,才使得多家知名企业“严禁加班”成为让广大职场人羡慕的例外和“反常”。
近年来,一些企业为了追逐经济效益,实行所谓的“996”工作制、“007”工作制,甚至把加班视为一种不容置疑的“企业文化”,并将加班与员工勤勤恳恳、热爱工作、热爱企业之间划等号,职务晋升时往往优先提拔重用“乐于”加班、服从加班安排的“听话”员工。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促使病态加班文化的盛行,让广大劳动者被畸形加班所裹挟,致使“老板不走我不走”的形式主义加班成为职场潜规则,被不少职场老人奉为职场“宫斗”的圭臬。
当然,遏制违法加班行为,终结根深蒂固的病态加班文化,让“强制下班”不再成为新闻,不能只靠企业自觉,还需要劳动监察部门强化执法,依法严惩违法安排员工加班的企业,提高超长时间加班违法成本,倒逼更多的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让“严禁加班”不再是“反常”和个例。同时,应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为劳动者向违法加班说“不”撑腰,让劳动者更有底气、勇气拒绝违法加班。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