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打赏冷静期”?且慢点赞

2025-03-11 17:5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何勇]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何勇

近日,有政协委员建议,建立用户消费冷静期,设置单日打赏上限,对单笔超过500元或单日累计超2000元的打赏触发24小时延迟到账,允许用户无条件撤回

建立“打赏冷静期”的相关建议,其初衷主要是为了遏制直播行业的打赏乱象。但是,不论是从法律角度说,还是从直播行业长远发展层面讲,建立打赏冷静期”的建议并非良药。

按照直播打赏操作,用户在主播的直播间刷礼物打赏,除了是对自己观看“演出”的付费、是“线下演绎线上化”的门票,还能获得虚拟道具产生的特效、主播及其他用户的关注、羡慕、崇拜等情绪价值。用户给主播刷礼物打赏,主播基本上会表示感谢,如果刷的礼物比较多,成为“榜一大哥”,主播还会呼吁粉丝进行关注,为“榜一大哥”涨粉。换言之,粉丝给主播刷礼物打赏,本质上是一种消费行为,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型商业消费模式和消费文化,是为了获得精神满足感。

从法律角度说,对于打赏这种新型消费,建立“打赏冷静期”实质上过度扩大网购“后悔权”范围,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仅限于商品,并不包括情绪服务,也不包括音像制品等数字化商品。而且,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拆封影响商品原有品质、功能和外观的,同样不能无理由退货。从市场经济角度说,“打赏冷静期”违背了市场规律,有悖行业运行规则,不利于直播行业长远发展。

快速发展的直播行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经济形式,不仅创新了消费模式,扩大了基础消费,而且带动了社会就业。诚信是直播行业的生命线,相互信任的关系是主播和用户之间互动的基石。如果建立“打赏冷静期”,允许用户无条件撤回打赏,可能会导致有的用户利用“打赏冷静期”规则,将其异化成新型道德风险工具,变成用户欺骗主播的手段。道理不难理解,给主播打赏早已经成为重要的涨粉途径,“榜一大哥”当天靠给主播刷礼物成功涨粉,第二天依靠“打赏冷静期”撤回打赏,但粉丝并不会自动取关,等于是“榜一大哥”零成本涨粉,还间接否定主播的劳动付出,会挫伤主播直播创作精品作品的动力和积极性。

规范直播打赏,必须回归法律与市场轨道,应当以同等原则保护主播与用户双方利益,不能为了遏制所谓的激情打赏而过度牺牲、损害没有过错的主播合法权益,这对主播不公平、不合理。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