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晓龙
近日,“人大代表呼吁废除35岁就业门槛”登上热搜。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调研中发现,就业市场年龄歧视普遍,特别是35岁限制入职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年人就业,导致人才资源浪费和就业结构性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拥有高学历、丰富经验的人才,仅仅因为年龄就被排除在众多工作机会之外,导致人才难以合理流动,无法在更广阔的舞台发挥自身价值。这无疑是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社会进步的阻碍。
这种年龄歧视,一方面会导致大量优质人才面临就业困境;另一方面,企业可能因过度追求年龄限制,错失真正有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才,甚至让还在求学阶段的年轻人就提前陷入对未来就业的焦虑之中。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整个社会的就业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废除35岁就业门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是为职场人争取公平的就业机会,更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高效的就业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积极作为,加强引导和规划,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求职者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通过出台政策鼓励人才返乡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企业招贤纳才也应回归理性,摒弃年龄歧视、性别歧视等不合理的招聘限制,根据岗位需求来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此外,还需营造反就业年龄歧视的社会氛围,畅通就业年龄歧视申诉途径,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为遭受年龄歧视的求职者提供有效的维权渠道。期待在各方努力下,年龄性别不再成为限制人才发展的枷锁,让人才自由流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