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晓龙
2025年苏州马拉松于狮山文化广场鸣枪开跑,然而赛程中却出现令人遗憾的一幕:多名参赛选手在苏州实验中学门口附近小便,事件被网友拍摄并上传至社交媒体,引发广泛争议。这一行为不仅暴露了赛事组织管理中的不足,也反映了部分参赛者文明意识的缺失,需从多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
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此类不文明行为可能对其文明城市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涉事地点为学校,家长尤为担忧对学生产生不良示范。事件曝光后,网友从不同角度剖析了问题的根源:一是组织方责任。国际田联建议每公里设置厕所,但赛事组织方或因成本控制未动态调整临时厕所数量,未能满足选手如厕高峰需求。此外,赛道沿线志愿者也未能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二是选手文明意识缺失。部分选手存在“从众心理”,认为“别人都这样”便效仿,忽视公德。同时,国内部分跑者对马拉松礼仪了解不足,赛事方赛前教育不到位。
针对类似问题,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在起点设置“尿袋”回收系统,选手可领取便携装置,有效减少随地小便现象;或是通过增加绿化带临时厕所,缓解选手如厕压力。
马拉松不仅是体育竞技,更是城市文明与精神风貌的展示窗口。只有将“硬设施”与“软教育”相结合,才能避免“尿渍”玷污马拉松的体育精神与城市文明底色。
责编:印奕帆
一审:戴仲辉
二审:刘乐
三审:刘建光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