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齐超
平时偷懒的小伙伴考试时突然爆发?也许不是天赋异禀,而是拥有了某种“神器”。近日,记者在网上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上有大量“考试神器”在售,有店铺显示“全店已售100万+件”,还有店铺显示“全店已售60万+件”,最低只要1.88元。所谓“考试神器”由一支笔和一张可抽拉的纸条组成,这张小纸条可以直接写上答案,收缩回笔中。考试时通过“借笔”等手段,以瞒过监考老师。(3月2日 扬子晚报)
看似普遍的一支圆珠笔,内里却暗藏乾坤——笔杆上多了一个可以拉伸的纸卷,纸卷内侧可写上作弊答案。学生利用它考试作弊,很难被监考老师发现。这种售价只有1.88元的作弊笔,被一些人奉为“考试神器”,在电商平台上疯狂销售。
作弊笔在电商平台狂销,其危害不容小觑:从小处看,勤奋学习的学生败给“装备党”,既打击了勤奋者的积极性,又怂恿了懒惰者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不良行为。从大处看,一些重要的考试中,学生使用“考试神器”作弊,肯定会影响考试诚信和教育公平性,此行为需要打击。更严重的后果是——若这种“考试神器”带入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实施作弊,就涉嫌违法,需承担刑事责任。
很显然,此类隐形作弊笔对考风、学风影响极坏,还危及孩子诚信品质的培养,学校绝不能容忍其泛滥。在笔者看来,我们需要从生产、销售和购买三个层面围堵“作弊笔”。
首先,从生产厂家这一源头治理“作弊笔”。“作弊笔”制作简单,没有什么科技含量,成本仅几角钱,售价一块多,利润非常可观。但是,“作弊笔”泛滥的后果是非常恶劣的,厂家不能为了利润而罔顾其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当然,监管部门应积极出击,加大管理和惩处力度,在监管“作弊笔”生产上有所作为。
其次,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应成为监管“作弊笔”的重要着力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勤于巡查,对学校周边的文具店、商超等场所重点管理,堵上“作弊笔”线下销售漏洞。而线上的电商平台,更要履行监管之责,对“考试神器”说“不”。
从这次新闻报道看,“作弊笔”“考试神器”在电商平台狂销,有的店铺销售量达“60万+”,乃至“100万+”,足可见电商店铺已经成为“作弊笔”重要的销售渠道。笔者以为,电商平台应完善审核机制,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对平台线上商品的监管。同时,对违规商家采取严厉的惩处措施。
最后,学校和教育部门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价值观引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考试作弊的危害,树立诚信考试的自觉意识,严肃考纪,引导学生抵制包括“作弊笔”在内的所有“考试神器”。当然,对于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要抓典型,严惩涉事的学生,震慑其他人,这也是围堵“作弊笔”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笔者看来,围堵“作弊笔”,需要社会多方齐心协力,共同维护教育公平、考试的诚信。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