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贵元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宣布已成功上线基于DeepSeek技术开发的70名“数智员工”,全面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除了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首批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这意味着首批“AI公务员”正式上岗,政务智能化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
所谓“AI公务员”,即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出的“AI智能体”在政务系统中的应用。可覆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多元场景。“AI公务员”的正式上岗,给政务工作注入了“数智动能”,打破了传统的政务工作模式。快速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推动政务服务向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迈进,破除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政务信息无缝流动和资源共享。同时,也为政府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持和智能助力。由此而言,推广“AI公务员”上岗,具有“多重进步”意义。但我们也必须冷静思考、理性审视,合理推行。
从现实来看,推行“AI公务员”上岗,无疑是一件好事和喜事。具体说来,一是可以把公职人员从繁重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以往,人工审核公文、办理政务,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容易出现疏漏。二是“AI公务员”可以实现24小时在线办公,工作效率高。例如,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差错率控制在5%以内。尤其是“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AI招商助手”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三是可以倒逼在岗的“真人公务员”居安思危,强化危机感、责任感和存在感。加强学习、掌握过硬技术本领,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才能适应AI时代工作快节奏、高效率的实际需要。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AI公务员”只是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一是存有“数据风险”。有些不宜公开的内部数据、机密文件、重要资料信息等,通过“AI公务员”操作,难免会出现数据和信息泄露和泄密问题,也会被一些手段高明的不法分子所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后果;二是有“决策风险”。决策,是党和政府对重要工作如何干、怎么干、去干好而做出的战略部署和规定措施,是我们通过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和听取基层群众合理化意见和建议,集中民主智慧做出的科学决策。这样的决策,符合实际“接地气”,而且有“人气温度”。而这些“AI公务员”无法替代的。三是没有“情感”和“体验感”。因为“AI公务员”只是按固定程序和给予的指令进行操作,不接触实际、不接触群众、不接触社会,没有“真实体验”。四是有一定“社会风险”。“AI公务员”上岗,会使一部分人“没事干”,滋生“懒政”或“躺平”,甚至有些人会被分流、下岗或失业,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和风险隐患。
综上所述,推行“AI公务员”上岗,我们应该理性分析和看待。在“喜忧参半”中找出合理解决答案。笔者认为,引入和推行“AI公务员”,并不是完全取代真人公务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一先进智能技术,倾力打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群众信赖的服务型政府。同时,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生产力科学布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让广大真人公务员真正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进一步激发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压力为动力,增强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激情、充沛的精力、十足的干劲,投入到火热的工作实践中去。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