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体育八条”激荡校园运动活力

2025-02-19 11:2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吴睿鸫]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吴睿鸫

2月17日,北京市中小学迎来开学第一天,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即“体育八条”正式发布。这一举措聚焦学生体质健康短板,其中“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更是成为核心亮点,为校园体育发展注入全新活力。(2月17日 澎湃新闻)

长久以来,体育课在不少学校存在“走过场”的现象。虽有课程安排,但学生在体育课上活动量不足,难以达到锻炼效果,“体育老师有事”甚至成了常见的一种调侃话题。体育课被随意挤占,学生运动时间被压缩,这样的体育课,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运动的魅力,也难以实现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

而“体育八条”明确要求强化运动负荷监测,杜绝“说教课”和“不出汗”的体育课,无疑是对症下药。小学和初中每天1节体育课,高中每周3-5节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钟的体育锻炼,从课时上给予充分保障。同时,将“三大球”纳入教学内容,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多样性,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充满活力与对抗性的运动中。

学生在体育课上尽情奔跑、跳跃、挥洒汗水,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身体机能。从心理层面看,运动过程中分泌的内啡肽能缓解压力、调节情绪,让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在团队运动中,学生通过协作配合,能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面对输赢,增强抗压能力。

为了让“出汗体育”真正落地,学校、家庭和社会需协同发力。学校要严格落实课程要求,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安排体校教练员和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指导,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联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家庭层面,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支持学校体育工作。社会方面,可开放更多体育场馆和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多运动空间。

“体育八条”的发布,是北京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改革。以“出汗体育”为突破口,有望改变校园体育的面貌,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期待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校园里处处激荡着运动的活力,学生们拥有更加健康、阳光的未来。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