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书生
近期,四川省盐亭县职业中学附近居民投诉该校长期噪音扰民,并建议双休日不要在大喇叭里播放音乐,铃声调小一些,把嗨歌换成轻音乐。2月8日,澎湃新闻从问政四川平台获悉,盐亭县教育和体育局在平台回应称,该学校已最大限度地调低音量,但因铃声音量的调低导致学生上课迟到现象增多。(2月8日澎湃新闻)
平心而论,居民的诉求合情合理:他们并非要求学校彻底关闭音量,而是希望学校能够适当减小噪音,特别是在居民休息期间,避免对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造成影响。例如,有居民建议学校将起床铃高音喇叭换成只在学生宿舍响,或者尽量减少广播使用的频率,并在使用时将音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站在学校角度,高音喇叭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听得清楚,便于营造气氛,集中行动,如做眼保健操、课间操、开运动会等。但是学校不是离群独居的存在,学校周边有工厂、医院、居民区等,学校大喇叭播音肯定会对周边单位尤其是居民造成干扰,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梳理市民的投诉就不难发现,针对学校噪音的投诉,多集中在小学,在时段上多集中在上午,特别是对大课间时段的投诉较多。此外就是学校的运动会和体育活动上,多个声音混在一起,放大了校园喇叭传出的音量。
根据《国家环保部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校园边界音量白天应不超过55分贝,晚上不超过45分贝。上述两份标准也要求,室外广播设备尽量不朝向居民区,有条件的学校在室内设置单独的广播设备。
针对居民噪音投诉,相关部门和学校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整改。例如,盐亭县职业中学已经最大限度地调低了音量,但这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如学生上课迟到现象增多。有的学校则在每间教室安装了室内喇叭,并关闭了离居民楼最近的室外喇叭,同时将音响设备音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有的学校还调整了早操、升旗仪式等主要活动的时间,尽量集中在“阳光大课间”时段,以减少对居民休息的影响。
总之,居民投诉学校大喇叭扰民是一个需要学校、居民和相关部门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难题并非无解,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和调整,可以在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