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
8月24日,央视新闻曝光了一批租借执照开店,用假地址、假照片成为热销高分店铺的“幽灵外卖”。记者从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针对此次曝光的相关店铺已第一时间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并立案调查。目前相关店铺已停业,线上外卖平台也已下线。(8月25日《新京报》)
从平台上看,这家名为“望京烧烤”的外卖店铺,门店照片干净整洁,证照齐全,位列当地烧烤热销榜第六,标称的地址是“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东沙各庄村293号”,可是,经记者实地走访却发现,这家外卖餐厅只是租借了293号住户家的营业执照,不仅和293号住户没有“半毛”关系,甚至连营业地点也不在证照上的这个地址,宽敞明亮的堂食照片,更是“照骗”不误。
对消费者来说,对本想从外卖店铺照片中寻求舒心、明白、安全地消费,哪曾想眼见并非为实:店铺照片变“照骗”,商家地址实地查无,用假地址、假照片打扮成热销高分店铺的“幽灵外卖”,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经营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会危及消费者的健康,成为“舌尖上的隐患”,更为重要的是,也与国家政策法规严重相悖。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查,登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保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行为进行抽查和监测,发现存在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向管理部门报告。若对号入座的话,平台对入驻外卖店铺的审核,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这无疑给“幽灵外卖”滋生蔓延留下了生存空间。
事实上,“幽灵外卖”并非新鲜事情。早在2016年,媒体曾曝光外卖平台存在“阴阳地址”“盗证套证”“僵尸复活”等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幽灵外卖”阴魂不散,媒体隔三差五就曝光一次,职能部门屡打屡现。
究其根源,一些平台出于追求快速扩张以吸引更多商家入驻的经营逻辑,放松了对商家入驻的审核标准,没有对商家资质和食品安全的严格把关,从而导致了不具备合法资质的商家大量涌入,甚至出现了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等行为。去年7月份,有媒体记者,就曾利用其他业主身份信息以及有明显PS痕迹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门店照片,竟然顺利通过了某外卖平台的资格审核。
“幽灵外卖”作妖,坑骗消费者,平台难辞其咎。若平台当甩手掌柜,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乃至财产安全权,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或食品安全事故,将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因此,相关平台要担负起主体责任,严格审核外卖商家资质,确保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防止不合规商家入驻平台,做到防患于未然。
同时,需要公安、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加大“幽灵外卖”治理,对平台和商家依法加强规制,加大惩治力度。此外,建立健全投诉和举报机制,加强对外卖商家的日常监管,如发现商家通过虚假信息误导、欺骗消费者,以及存在服务质量和安全问题,立即采取下架、封存账号等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当然,作为一名消费者,当遇到“幽灵外卖”时,要保留相关的证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