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艺妍
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彩礼来源于传统礼节“六礼”中的纳征之礼,象征着两家人对缔结婚姻的美好祝愿。钱财的多寡并非衡量婚姻幸福的标准,彩礼的深层含义才是纳征之礼的核心。但在当今社会,彩礼却变了味。江西某地不含车房彩礼超过38万元;河南某地全款买车买房之后还要二三十万元彩礼;福建某地彩礼最多甚至高达200万元……这些令人咂舌的“天价彩礼”,是传统民俗异化而来的“糟粕”,是文明社会盛行的“不正之风”。
在笔者看来,适当的彩礼是可取的。彩礼和嫁妆是为了扶持一个新家庭建立,而非一个家庭对另一个家庭的“扶贫”。正常来说,婚前女方收取的彩礼应由女方带回,属于女方个人财产。但在某些地区却并非如此,尤其是收取“天价彩礼”的地区,女性本人越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婚姻,彩礼越是“天价”。
“天价彩礼”乱象在部分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农村地区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性别失衡严重,加剧了婚礼大操大办、彩礼互相攀比等不良风气,使得农村适龄未婚男性婚恋问题难上加难。如何取缔“天价彩礼”?首先,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婚俗改革,抵制明码标价的地域“行情”;其次,应当弘扬文明婚俗,倡导文明新风,成风化人,倡导正确的婚恋观;最后,应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安家落户。多措并举,取缔婚俗陋习,让彩礼回归本“礼”、婚姻回归本质。
(作者系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指导老师:印奕帆)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