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长假后,有网友及媒体对平利县、宁陕县发布的旅游统计数据提出质疑。“针对此事,安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已要求宁陕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平利县文广旅游局做出书面说明,并建议对相关人员予以处理。(5月9日 华商网)
任何一场华丽数字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几乎每一次旅游假期过后,各地的宣传部门都在开足马力,去大肆宣扬自己地方的旅游吸金能力,动辄数亿、数十亿的收入,让人们感叹的,然而,对于真正生活在本地的人们来讲,似乎这些已经麻木的不能再起一丝波澜。因为,早已知道是假的,那是一些职能部门宣传自己的需要。甚至也有人好心地认为,这是为本地叫好,实则不然,只是在一部分官员在为自己的政绩摇旗呐喊。
对于旅游假日,有两种争议一直在盘旋人们心中。于消费者来讲,旅游期间,永远是某某黑导游欺诈、威胁消费者,某某店家呈现出店大欺主的恶行云云;然而,对于本地官方来讲,永远是一片市面上的歌舞升平,大唱赞歌式的凸显自己,由此也出现了不少诸如陕西安康平利县、宁陕县的“数据夸大”现象,动辄数亿的消费。试问,三天时间里,旅游部门的数据是哪里来的,即便是有出入,怎能夸大这么多,即便是缩小了小数点,这个收入又是怎么统计出来的?中间的程序能否公开?仅凭着旅游门票和饭店发票,这些统计能够在第一时间统计出来,也是一项不小的工作量吧,更何况,仅凭着旅游部门能调动这些大数据吗?
旅游的事,从来不是一场较真的事。因为他根本无法较真,也较不起这个真。三天的时间,数据和涉及面这么广,怎么可能立即统计的完?用一个模糊的统计数据,彰显数据繁荣,这本身就是一种凸显自己的表现。同以前的那些主政官员的“修大马路、建大高楼、造大广场”的政绩观一模一样,都想让人们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一点不同的是,那些“修大马路”官员也是干了一些“实事”,而这个“旅游晒单”却是两张嘴一吹风,就是堂堂的政绩?何其简单?
旅游收入“极度缩水”的背后,是民意的觉醒,这种快速“回应”的过程,也是一种官方对于民意回馈最及时的善意,中间发酵着民意和政府公信力的互动。这也告诫一些职能部门,那种以往的“政绩观”真的应该过时了,很多事情已经迈过了那种往复式的人云亦云。就拿旅游部门来讲,一场旅游假日过后,就如一场洪水过后一番,应该检视自己,检视这个市场出现的漏洞,比如住宿条件、饭店饮食,旅游环节的问题,只有营造了好的旅游环境,才能持续吸引人。仍是抱持那种晾晒“数据”的态度,打脸之后呢?更是让自己的旅游市场感到恐慌。这怎能不令人厌憎?
好在当地已经纠正了。将此比之,还有多少其他地方的旅游数据造假?扪心自问,这种现象绝不是这两个地方的事吧。一个好的旅游市场,永远不是吹风夸大繁荣景象得到的。即便是那些旅游著名景点,也是在不断的修正完善自己,而不是刻意的营造一种虚假繁华氛围。发展旅游经济,是实打实的事,尤其是在小长假的时候,遍地都是近客、熟人,如果没有十足的诚意,没有完好的设施,将近地游变成“一次性”消费品,那或许就是最大的损失。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