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
踏入2018年,热闹了一夜的各大卫视跨年晚会让观众意犹未尽。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跨年晚会不再一味比拼明星,“知识跨年”成为主流。浙江和深圳卫视邀请高晓松、马东、罗振宇等名人,以演讲、脱口秀的形式,喊出了“知识跨年”主题;广东卫视则以“更好的明年”为主题,聚集一众经济界大咖一起聊“财富梦”。
仔细想来,出现这样的风景很正常。过去一年,央视的《诗词大会》《朗读者》以及正在热播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显然是不得不提的文化现象。按照传统认知,这些节目很有可能“叫好不叫座”,但事实上,这些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节目,不仅获得了口碑,市场回报也很好。
再来看看互联网。数据显示,至2017年8月,我国知识付费用户突破5000万,市场预测行业全年经济规模达500亿元。“知识跨年”新姿势的背后,是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对知识、对人才的重视,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拥有知识的人正处于时代最好的风口。与此同时,“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也在构建当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以“知识跨年”为主题的晚会,实属情理之中。
“知识跨年”新姿势,实际上还是一种社会映射。每个人要想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不仅仅需要国家的好政策,更需要个人的自我加压、不懈奋斗。获取新知识、提升新能力,就是要把学习当作一种“日常姿势”。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学习达人、知识达人。
我们应该看到各大卫视“知识跨年”的积极性。新时代新气象,“知识跨年”的新姿势催人奋进。
责编:欧小雷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