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班主任遇到几名学生课间在教室内打乒乓球,当场制止。一名学生情绪激动,大声对老师说‘校规没有规定教室不能打乒乓球’。老师一巴掌扇过去,直接把这名学生打趴。”在网上,类似的帖子、发言及讨论不少。《法治日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有人在社交平台、贴吧上创建专门话题、群组,通过借助热点事件进行诋毁、发布无中生有或毫无底线的“泄愤帖”、恶意夸大师生矛盾、渲染家长压迫压榨孩子等,煽动亲子、师生对立。(8月7日《法治日报》)
网络平台成为人们表达情感、交流观点的重要场所,这本无问题。但是需要关注的是,社交平台、贴吧等网络空间中,出现的“泄愤帖”,往往以激化亲子、师生矛盾为内容,充满了恶意,要么是虚假杜撰,要么是捕风捉影,要么是道听途说,要么是添油加醋,其目的在于恶意夸大师生矛盾、渲染家长压迫压榨孩子等,煽动亲子、师生对立。
最可怕的则在于,不管“泄愤帖”内容真假,在评论区都是骂声一片。有人立即跟进起哄,嘲讽父母无能;有人以偏概全,侮辱所有教师群体;还有人鼓励青少年与父母、与老师“勇敢斗争”。现实生活中,亲子冲突与师生冲突在所难免。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这些冲突并非都是坏事,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确有效地处理冲突、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父母之间的和谐。
我们要认识到“泄愤帖”的危害性。这些帖子往往以偏概全,夸大事实,甚至无中生有,通过煽动性的语言和夸大的事实来激起人们的情绪。在亲子、师生关系中,这种情绪的激化只会让矛盾更加尖锐,甚至可能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泄愤帖”也会对看帖子的人带来负面影响,让不良情绪恣意蔓延。
当“泄愤帖”添油加醋,甚至无中生有时,带来的问题相当严重。刻意渲染消极、负面、焦虑、怨愤情绪的不良信息,容易挑起关系对立,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2023年12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未成年网民在上网时遭遇的各类网络违法、不良或消极负面信息中,渲染激化家庭、师生矛盾的内容比例最高,为27%。
“泄愤帖”所蕴含的恶意,会伤害他人、破坏秩序,成为制造矛盾的伤人利剑。网络空间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通过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泄愤帖”的诞生,源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和不满,但这都需要善意的引导和积极的化解,而不是让“泄愤帖”写满的恶意制造负面情绪。
激化亲子师生矛盾的“泄愤帖”写满了恶意,是时候给“泄愤帖”泄泄火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