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艺
近日,湖南日报推出的《“十四五”期末考试民生答卷来了,请您阅卷》栏目,生动记录了三湘大地用心用情厚植民生福祉、回应群众期盼的生动实践。“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街巷里的烟火寻常到乡村里的产业图景,湖南“十四五”民生答卷写满获得感,每一笔都连着民心、系着民忧。
民生无小事,要把小事办实、急事办妥、难事办好,让民生愿景在一毫一厘的较真中拔节生长、在一砖一瓦的垒砌中照进现实。
最是小事显真情,件件办实暖民心。点滴小事里有百姓心声,柴米油盐间有万家忧乐。审民生之题、谋民生之策,首先要读懂群众“眉梢间的期盼”。从益阳沅江市以“城乡联盟办学”强基提质、优教润童心,到郴州北湖区老旧小区的便民改造、实现旧貌换新颜,再到长沙市新聚园社区主动“让地”建老年食堂、让人暖胃更暖心。一个个掷地有声的举措、一件件落地见效的实事,都在回应着群众每一个具体而微的诉求,串联起万家烟火里的民生温度。民生小事从来不小,办好办实从来不易。基层干部要学会打破办公室审题惯性,以脚步丈量法深入市井街坊,在社区凉亭的龙门阵里听家长里短,在田间地头的农忙间隙问所需所盼,把散落在街头巷尾的碎片化诉求整合成系统的民意题库,把群众挂在嘴边、记在心上的小事办实,让饱含初心、倾注真情的每一笔都落在群众心坎上。
最是急事见担当,桩桩落地解民忧。急难愁盼中藏着民生底线,紧要关头更见责任担当。每一件关乎安危的“急事”、每一个牵动人心的重大关切,每一次的迫切呼声都是命题指向。无论是突发灾情后的生活安置,还是就医就诊的绿色通道;无论是企业生产的用工缺口,还是农产品滞销的燃眉之急,民生事没有缓冲期、不容“慢半拍”,越是情况紧急、问题棘手,越需基层干部主动担当、靠前作为。既要雷厉风行,快速响应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对接需求;又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高频问题;更着眼长远,建章立制、长效固本,将“一事一办”转化为“常态长效”,让每一次紧急响应都有温度,每一个民生关切都有回响。
最是难事不退缩,层层攻坚惠民生。“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当前,民生领域仍有着诸多亟待攻克的难关。无论是历史遗留下的旧账,还是因时而变的新题,都要以“事事紧抓不放”的韧劲,做到旧账不甩锅、新题不绕道。坚持凡事既要“做了”就要“做好”,难题既要“解”就要“解到位”,摒弃“独角戏”思维,有效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群众等各方力量,攥指成拳破局攻坚。同时,要善于“穿针引线”,强化系统协调思维,将分散的政策、资金、服务高效整合,精准滴灌、靶向破解、惠及民生,让民生福祉在层层攻坚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鲁红
来源:华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