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事务主义,让忙碌更有价值

2025-11-13 15:0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姜碧华]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姜碧华

干部干事,忙是常态。作为改革攻坚的先锋和闯将,党员干部该挑的担子、应担的责任不会减轻。越是任务繁重、事务繁杂,越是要谨防陷入 “事务主义” 窠臼。“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 担好担子、钉牢钉子,需要党员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勤思考、善谋划、出实效上,做到忙而不茫、忙中有进,让每一份忙碌更有价值。

事务主义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本质是脱离目标的盲目忙碌,通常表现为 “机械式”“乱麻式”“埋头式”“被动式” 落实工作。比如,有的身在岗位心在 “场外”,在其位不谋其责,疲于应付、交差了事;有的习惯 “等靠要”,坐等上级派任务,似 “提线木偶” 推一下动一下;有的看似马不停蹄转陀螺,实则表面光内里虚,看似忙忙碌碌有样子,实则浑浑噩噩混日子…… 这样的干部虽为数不多,但危害不小。用形式上的认真掩盖实质上的敷衍,极易陷入低水平重复劳动的恶性循环,不仅会消磨干部斗志、浪费个人精力,而且会消解工作价值、耽搁事业发展。

干事创业,忙是应有之义,但 “主动忙” 和 “被动忙” 大不一样,两者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想事、谋事、干事的主观能动性。天上不会掉馅饼,事业不能 “等靠要”。若是抱持思想上的惰性、固守行为上的惯性,妄想 “张口吃饭”“坐享其成”,终将一事无成。

病根易寻,良方何在?忙而不茫,首先要头脑清醒、心态积极。事事有门道,处处有讲究,干工作也是如此,想清楚才能干明白。想清楚 “为什么忙”“忙于干什么”,在琐事杂事中分清轻重缓急,在大事要事上把握节奏快慢,在难而正确的事情上保持积极心态,做到既不茫然于 “忙” 的表象,也不畏惧于 “忙” 的挑战。

忙而不乱,关键在专注目标、步步为营。忙,要忙在点子上、关键处。如同弹钢琴,既要十指联动,又要突出 “主旋律”,把准关键、聚焦 “主要矛盾”,集中有限的精力解决难题。同时也要讲究方法,科学统筹清晰的目标管理和务实的过程管理,避免 “撒胡椒面” 式的假忙碌,确保忙而有序、有效,实现事半功倍。

忙而有进,要做到系统复盘、秉持长期主义。工作的价值不仅在于 “做完”,更在于 “做好”“做优” 后的沉淀与提升。完成一项工作后,要用系统思维复盘工作全过程,深入思考 “如何干得更好”,为后续成长铺路搭桥。这种带着思考的忙碌是充实的,是令人内心充盈、精神愉悦的,更是真正有益于个人成长的 “忙”。同时,要秉持长期主义,坚信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的力量,坚持用心、认真办好每一件事,让忙碌在时光积淀中收获进步的喜悦。

警惕事务主义,既需要干部主动破局,也需要组织精准护航。对干部而言,在 “忙” 中找准价值坐标,既有 “忙” 的担当,也有 “忙” 的智慧,更会生出 “忙中有乐、忙中有喜” 的期待。干部有期待,组织要作为。要鲜明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让装样子、混日子的事务主义者没市场,让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盼头、有奔头;持续减压发力、赋能提质,推动 “忙” 回归干事本质,让干部的 “忙碌” 承载更大的价值,让 “忙碌” 的干部拥有更大的舞台。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