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码”让涉企执法不敢任性

2025-11-12 08:4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相] [责编:刘茜]
字体:【

陈相

近日,《深圳市行政执法监督码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全面推行“扫码入企”。通过一枚小小的“监督码”,为行政执法权力套上数字化“缰绳”,遏制“随意检查、任性执法”顽疾,推动涉企执法行为走向透明、规范与文明,为营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奠定基础。

涉企行政执法中的不规范行为是困扰企业发展、影响政府公信力的痛点。检查过多过滥、标准不一,不仅让企业背负沉重负担,更在不确定的行政执法干预中无所适从。这样的不规范执法现象与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悖,成为优化营商环境亟需破解的难题。深圳以立法形式强制推行“扫码入企”,正是对这一问题的精准回应。

“监督码”可有效制约任性执法,关键在于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起全过程、可追溯、强约束的监督闭环。其一,确立“无码不入企”的刚性原则。任何执法单位开展涉企检查,须先行登录系统登记,执法主体、事项、依据等关键信息一览无余,从源头上杜绝暗箱操作和未经批准的“突袭”检查。其二,赋予企业“主动监督”的便捷权利。企业通过平台即可申领专属监督码,实时查询执法信息、进行满意度评价乃至“一键投诉”。这改变了企业在执法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使其转变为“积极监督者”。

更重要的是,“监督码”系统可通过数据沉淀与智能分析,能够自动识别入企频次异常、投诉集中等风险点,推动监督机构从“事后介入”转向“实时预警、主动纠偏”。这在深圳龙华区等试点区域就有显著成效,涉企检查次数下降近半,企业迎检负担大幅减轻。这也证明,“监督码”不仅是规范个体执法行为的“显微镜”,也从制度层面优化了整体执法资源配置,可为企业赢得宝贵的“宁静”发展空间。

“监督码”的全面推行,迈出了制约涉企执法任性的关键一步。期待这一“深圳经验”能在实践中持续完善,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有益借鉴。

责编:刘茜

一审:刘茜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