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11月1日,“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专场招聘活动来到古都南京。来自江苏各大高校的莘莘学子纷纷走进南京大学,奔赴来自湖南的倾情之约。
湘苏两地,虽相隔千里,但文脉相通,精神相契。江苏大学者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穿越时空,在近代湖南得到了热烈的回响。曾国藩、左宗棠创办洋务,提出“师夷长技以图强”,魏源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顾炎武思想主张中求真务实、力行之用的精髓,深深融入了湖湘文化的血脉。
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的经济强省,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形成了全球性的产业集群与市场网络,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发展经验。湖南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近年来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领域颇有建树,同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北斗规模应用等新兴赛道上前瞻布局,发展动能澎湃。两省产业结构既有差异,更有互补,江苏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与湖南的产业基础、广阔腹地、创新场景相结合,必将为各类人才提供纵横驰骋的绝佳舞台。
江苏大地,崇文重教,工商业繁荣。这里不仅走出了无数学术大师,更孕育了遍布全球的“苏商”群体。他们既有“十年磨一剑”的钻研精神,又有“敢闯敢试”的开拓锐气。这片沃土培育的青年才俊,视野开阔、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今日之湖南,正需要这样一批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产业实践的生力军。这里,有四大实验室等待科技攻关,有智能制造工厂的生产线呼唤技术革新,有活力迸发的文创园区期待奇思妙想。对于怀抱梦想的江苏青年而言,湖南不是他乡,而是能够安放理想、成就事业的“第二故乡”,是一片等待开垦的“机遇之地”。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门口这副对联的深层含义,并非自诩天赋异禀,而在于一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成就人才的历史传统。今天的湖南,正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从“芙蓉人才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政策包,到专为大学生创业设立投资基金,再到为人才在安居、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湖南正全力打造一片“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热土。
推介会上,不少青年才俊“现身说法”——“这里的前程触手可及,只要你有一个靠谱的点子,立马就能落地生根;这里的幸福实实在在,早上嗦一碗热辣辣的米粉,下班吃一碗香喷喷的臭豆腐,身边都是热情直爽的湖南人。在这里努力奋斗,绝不会委屈了生活。”我们深信,源自金陵的才气、智慧与开拓精神,必将在潇湘大地上找到最适宜的土壤,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责编:潘华
一审:潘华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