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间合理布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2025-11-01 08:5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昕] [责编:欧小雷]
字体:【

黄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谋划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动城乡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城乡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则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之一。

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布局的功能、形态及文化内涵方面,呈现出显著的二元分化特征。城市空间布局注重效率与功能分区,体现人工规划的秩序感;而乡村则更依赖自然条件,展现出自发演变的有机形态。这种差异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集约化与分散化之间的对比。如何打破城乡空间二元割裂,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建议通过“规划引领—资源流通—协同推进—提质服务—示范引领”的布局路径,整体构建“物理—经济—管理—文化”四位一体的发展范式,以更高效地实现城乡功能互补与资源流动。

规划引领:物理空间布局的系统谋划。城乡空间布局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物理空间的优化与融合,建立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推进实现城乡居民共富共美。这需要通过顶层设计重构城乡空间形态、要素流动与价值分配的底层逻辑。将城乡空间布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科学编制涵盖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等相互衔接、协调配套的规划体系。规划过程中,深入分析地方资源与空间基因的关联,遵循城乡空间布局的地域规律,以功能联系为核心,依据供需平衡原则,合理规划并构筑城乡共生单元,打造特色鲜明、融合度高的城乡空间,从而将城乡有机整合为统一的空间体系。这种布局能够在城乡之间形成多层次、多节点的网络化连接,不仅有利于保留各区域独特的功能定位,还能实现功能互补与协同发展,为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交通物流是重中之重:应延展城市交通枢纽及物流网络,同步完善乡村交通物流节点,共同打造高效、智能、便捷的城乡交通物流体系。

资源流通:经济空间布局的平衡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的可持续性,形成资源高效流通、区域平衡发展的经济格局。制度方面,应优化土地、资源管理制度,鼓励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即通过跨空间的经济开发,实现城乡资源互补与平衡发展。技术方面,依托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搭建智慧化配置平台,实现土地经营权、林权等资产数字化确权与流转,激活城乡沉淀空间的价值。产业方面,应推行“复合用地”政策,建立动态资源转换机制,允许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文旅服务等用地功能科学混合。在此过程中,政府需建立并完善动态监管框架,确保城乡空间布局中的权益公平与效率平衡。

协同推进:管理空间布局的多元互动。推进城乡融合,关键在于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居民共建”的多元互动治理格局。面对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现实挑战,必须通过明确各方权责、优化资源配置与创新治理机制,凝聚发展合力。县域是城和乡的结合点,也是城乡融合的战略支点。发挥县域承上启下、统筹协调的关键作用,应在政策执行与资源调配的操作层面精准发力,更需在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同的战略层面积极作为,成为有效的“管理者”与“服务者”。通过激发各参与主体的活力,促进要素高效流动,就能有效破解管理空间布局中的结构性矛盾,最终塑造秩序与活力兼具的城乡空间形态。

提质服务:文化空间布局的稳步完善。促进城乡社会融合,需要稳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布局。在设施层面,应构建网络化的“文化服务圈”,补齐偏远乡村的设施短板。技术层面,以数字化弥合服务落差,例如建设城乡文化云平台,通过将智能终端设备下沉至村社文化站,破解地理空间阻隔的问题。同时,应创新服务评价体系,将公共文化的服务可达性、公众的满意度等方面纳入空间规划体系中,建立“需求采集—服务定制—效果反馈”的闭环路径。通过对空间与服务的双重赋能,促进城乡居民的社会交往与价值认同,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稳步推动城乡社会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发展。

示范引领:城乡融合模式的试点探索。建设城乡空间布局示范区,是探索优化路径、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关键举措。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乡接合部或特色乡村,以“城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动为框架,开展为期三至五年的试点建设,系统打造城乡融合示范点。在具体推进中,城市核心区应聚焦高端产业与现代化服务业,强化其辐射带动能力与交通枢纽功能;县区承接层需延伸城市功能,培育特色产业,精准对接乡村发展需求;乡镇节点应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搭建支撑乡村发展的综合平台;乡村基层则需立足自身特色,根据农业、工业以及文旅资源禀赋的不同,因地因时制宜,实现差异化发展与提升。通过分层推进与系统实践,示范区不仅能实现本地城乡结构的优化重塑,更将为更大范围的融合发展提供宝贵的实践样本与模式参考。

【作者系湖南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会副会长。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武陵山区和美乡村建设的共商模式研究”(24YBA119)阶段性成果】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