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星辰大海是最好的缅怀与告慰

2025-11-01 08:4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孙乾丰] [责编:欧小雷]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见习评论员 孙乾丰

10月31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这天,我国执行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6次载人飞行,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7次飞行任务。而这天,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逝世16周年纪念日。

有网友说:“神二十一飞天,钱老一定看得见。”回望历史长河,我们更能体会这句话背后深沉的含义与真挚的情感。

70年前,钱学森先生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归国,点燃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星星之火。1967年,他在一次卫星方案论证会上首次提出了“航天”一词。从此,中国的空间探索活动有了标准规范的专用名词。1970年,他又提出“航天员”这一称呼,区别于当时西方的“宇航员”。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钱老等先驱所面对的,是严密的技术封锁与极度的物质匮乏,但他们于荒漠中苦战,在长夜里求索,以坚定信念浇筑了中华民族通往太空的天梯。他们所怀抱的,是一腔报国热血与一颗奔赴星辰的雄心,由此而迸发出的智慧与勇气,为中国航天刻下了最初始也最深刻的精神基因。

纵观中国航天的宏伟画卷,“神舟”系列飞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载人飞天梦想,“天宫”空间站提供了我们探索宇宙的基地。与此同时,“嫦娥”工程实现了揽月巡天的夙愿,“天问”系列则开启了遥远的行星探测之旅。这些在近地空间、月球及深空的探索,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的体系。

星空无垠,探索永无止境。神舟二十一号的发射,既是一次严谨的太空任务,也因时间上的巧合,成为了一次意味深长的致敬。当火箭的尾焰划破夜空,它不仅照亮了未来的征途,更映照出来时的路。我们感念钱学森等先驱的奠基之功,他们所奉献终生的祖国,已经将当年绘制的蓝图化为了遨游太空的现实。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正是对他们最好的缅怀与告慰。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