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塑造发展新优势。与此同时,激烈的国际竞争日益聚焦于科技竞争,特别是尖端科技制高点的争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此作出重大部署: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自立”是基础,必须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自强”是目标,不仅要“有”,还要“强”。要具备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能够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成果,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高水平”是标准,不是低水平的重复和替代,而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在尖端、前沿领域实现突破。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旨在发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质生产力。换言之,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就是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买不到、讨不来,只有实现自立自强,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重大安全,从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这是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考量。
在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决定性突破。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是整个科技体系的源头活水。当前,我们在一些领域仍面临“卡脖子”之痛。必须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全链条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任务,以“十年磨一剑”的战略耐心和“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加强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力争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决定性突破,筑牢科技大厦的深厚地基。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打通堵点。创新的价值最终体现在推动产业升级、塑造发展新动能上。要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体系化攻关能力,强化科技基础条件的自主保障。尤为关键的是,要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更多国家科技攻关任务,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主导力量,让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市场的沃土中茁壮成长,畅通“科技强”到“产业强”的转化通道。
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上取得新进展。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必须建立健全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打破领域壁垒,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统筹、评价联动。要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为科技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形成同向发力、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在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上抢占制高点。必须把握历史机遇,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释放数据要素潜能。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创新突破,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其与实体经济、社会治理等领域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塑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极具挑战性。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锚定目标,以攻坚克难的勇气破解难题,以自立自强的信念攀登高峰,必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铸就坚实的科技基石!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