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伏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美育教师队伍则是推动美育教育发展的关键。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了美育课程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近年来,湖南在改善乡村中小学美育办学条件、改革美育教育评价体系、促进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但全省乡村中小学美育教师队伍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亟需突破的瓶颈。怎么进一步推进乡村中小学美育高质量发展,提升美育教师队伍发展空间,是目前教育工作中一个值得研究解决的焦点问题。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肖辉撰写的《乡村中小学美育教师专业发展叙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一书的出版,及时填补了这项研究的空白,这无疑是乡村美育教育工作研究领域一个新的突破和重要收获。
读完长达28万字的《乡村中小学美育教师专业发展叙事研究》,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学术价值高而且力求实效的专业性著作。作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深入一线考察、交流,从而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展开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把学术思考与研究对象放在当前整个乡村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解构与观照,从错综复杂的现状与问题中寻幽探微,剖开结症与节点,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作为一位有情怀有思想高度的学者,这种扎实的学问与严谨的作风,是难能可贵的。
说这部著作是乡村美育教育领域一个新的突破和重要收获,是有依据的。
首先是它在选题上的创新。本书的宗旨和立意,是面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解决乡村中小学美育教师队伍专业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对策,在彰显学术价值的前提下力求实效。作为理论工作者,将自己的思考进一步学术化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这种学术范畴的研究与思考能够转化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参考,真正意义上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我们知道,学术思想的终极价值,在于其成果能否转化为政策层面的实践并发挥作用。从这一点上说,《乡村美育教师专业发展叙事研究》是具有一定的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学术厚度和较强的现实意义的。作者与研究团队填补了长期以来被学术界忽视却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空白,实现了选题的创新。这不仅是一种情怀,而且也是一种值得尊重与提倡的学术精神。
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成就这部著作的第二个创新,是研究方式、方法上的独辟蹊径。本书的研究构成是以点带面。既凸显出深厚的理论素养,又体现出叙事与调研的高水准。全书具有系统的理论构架,更有从现实出发的深度思考。作者从全省美育教育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深入数县,访谈教育管理者、校领导、教师1113余人,长时间与研究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的沟通和考察,因此叙事研究的视角新颖、真实,具有独特性和独创性。本书以叙事体例展开理论研究,用十个乡村美育教师为不同的典型个案,剖析问题,又以反思的方式提出解决的办法。这种研究方法虽然耗时耗力,却有深厚的现实基础。有了深厚的现实基础,理论才不会空洞无力。
再是文本上的创新。《乡村中小学美育教师专业发展叙事研究》在写作文本上,明显不同于时下一般的理论研究书写模式,有自己的创新。全书写作体例模式完全突破了前人或他人窠臼,独创了一种适合自己的叙事文本,从理论到个案,从个案到理论,把叙事与反思由点到面地提升到学术思想的维度,从解构到复构,都体现出令人欣喜的新视角,无论是叙事还是论述都坚实、鲜活。写作文本的创新,是学术的传递与成果转化不可或缺的手段,《乡村中小学美育教师专业发展叙事研究》为业界学术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
责编:刘茜
一审:刘茜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