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漫评:“7分钟抢劫”

2025-10-22 23:3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谭登 ] [责编:洪晓懿]
字体:【

文/谭登 图/豆包

卢浮宫遭遇魔幻般“7分钟抢劫”后,今天恢复开放。巴黎检方最新评估,8件珠宝被抢,经济损失8800万欧元,抢劫案造成的历史性损失则无可估量。

7分钟,发生了什么?4名蒙面人操控升降梯,从卢浮宫外墙阳台潜入室内,用角磨机打碎展柜,劫走珠宝,还用角磨机威胁保安,最后驾摩托车逃脱……当时博物馆已开馆,游客已进入,这样“一气呵成”的抢劫,可谓奇谈。

卢浮宫号称有世界上最好的安保系统,有2000多个摄像头、500多名安保人员,设有红外与压力双重报警。可这样一座戒备森严的“堡垒”,光天化日下为何竟被劫匪神速攻破?说到底,这不是一起“运气好”的偶然犯罪,而是一次对法国公共文化安全体系的拷问式打脸。

报道中披露的安保漏洞,令人惊讶。过去10年,卢浮宫削减了190个安保和监控岗位,监控设备老化、维修一拖再拖,安保工作遭到破坏。今年6月,卢浮宫工作人员举行了罢工,抗议客流增长而安保人手不足。

难以想象,这样一座著名博物馆外墙施工区,监控设备缺失,也没有人员隔离、安检机制或安排值守人员,处于监控死角。劫匪竟能架起升降梯,从外墙翻入室内,抢劫过程“丝滑”顺畅,只能说如此安保疏漏堪称离奇。

这并非个例。卢浮宫曾多次发生盗窃事件,最著名的是1911年,《蒙娜丽莎》不翼而飞,两年后在意大利被找到。仅2024年,法国博物馆盗窃案达到了21起。就在上个月,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6公斤黄金标本失窃。这说明问题早已超出个别场馆的管理疏漏,而是整个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安全协同机制上的结构性短板。

法国政府也意识到事态严重,今年初,总统马克龙宣布一项“卢浮宫新复兴”方案,部署升级新一代监控摄像系统和中央安保指挥中心。只是,“亡羊补牢”来得有点晚。而且,只靠技术升级,不从体系上打通文化、警察、施工监管等多部门协作机制,类似的“7分钟奇迹”难免还会上演。

卢浮宫被抢,不是偶然失守,而是系统性安全隐患导致的结果。真正的文化自信,不在于简单地藏有多少珍宝和文化遗产,更在于能否守得住、护得好它们。

责编:洪晓懿

一审:洪晓懿

二审:印奕帆

三审:鲁红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