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小雷
赴上海揽才之后,湖南求贤若渴的步伐再度北上。近日,“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北京站专场招聘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近500家用人单位携1.47万余个“高、新、优”岗位跨越千里招才引智。这场声势浩大的“摇人”行动,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当下的鲜活表达,不只是单向的人才引进,而是人才与湖南相互成就的 “双向赋能”。
来湘发展,是“机遇”更是“归宿”
“良禽择木而栖”,于青年学子而言,择一城立业,既要看发展空间,更要重长久归属。湖南的机遇,植根于多元产业生态,湖南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各大优势产业需要大量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提供智能支撑。1.47万余个岗位背后,是人才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广阔舞台。省会长沙以“房价低、生活成本低、教育医疗水平高、宜居性好”的环境优势,连续17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鱼米之乡”的湖南,人才不是过客而是未来“合伙人”。无论是在京的湘籍学子,还是志存高远的非湘籍人士,“赴湖南、筑梦想”的邀约,理想有了安放的归属,更能触动人心。
招揽人才,是“补短板”更是“强动能”
从表面上看,湖南这波“求贤若渴”,是顺应产业改革之势,补齐重点产业、关键领域人才缺口的现实需要。从深层审视,则有着更深远的战略意图,是“强动能”,为未来发展“筑优势”。在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命题的今天,人才正是创新生态链构建中最活跃的“种子”。为此,湖南锚定高校毕业生这支能推动产业升级的“生力军”,拿出最大诚意主动出击揽才,有针对性地精准“抢人”,旨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大的“智力动能”,为未来发展布局蓄力。
“真招实策”护航,让“奔赴”行稳致远
成功的“双向奔赴”,需要畅通的渠道与坚实的保障。湖南以“真金白银”集聚人才,以“真招实策”服务人才。此次湖南进京揽才招引规格之高、招录岗位之多、招聘覆盖之广、招才政策之优“前所未有”。此外,湖南从就业促进、创业扶持、项目支持等6个方面,梳理公布73条支持政策,打造了“引、育、用、留”全链条政策矩阵。前有政策搭台,后有全周期护航,人才“心动”更易转化为留湘长久“心安”,“星火”来聚汇成发展的“燎原之势”。
从“惟楚有材”的历史自信,到“才聚湖南”的当代实践,这场跨越千里的奔赴,其终点,必然是共赢的未来。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