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云雪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河南老君山景区持续推出“一元午餐”,包含玉米、红薯、鸡蛋等种类,游客和网友们纷纷为此举点赞。
只需自主投币或扫码支付一元钱,便可享用包含当地特色玉米糊涂面以及装有黄瓜段、圣女果和煎蛋的果盘,河南老君山无人值守、无限畅吃的“一元午餐”,缘何受到游客青睐?诚然,物美价廉是吸引人们的首要因素,但景区“不设防备”的服务态度,才是赢得“留量密码”的关键所在。从本质来讲,“一元午餐”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交易关系,转而演变为互利共赢的“双向奔赴”:景区以真诚换取游客的信任,游客则以真诚回应景区的善意。
曾经,“物价刺客”成为制约景区发展的痛点问题。部分景区在提供的饮食上设置溢价陷阱,看似赚取了利益,实则透支了信誉,而老君山景区推出的运营模式,恰恰打破了这一困境。当地文旅部门没有将平价售卖作为营销噱头,而是通过连续九年的长期实践,将“真诚”二字刻进了老君山景区的品牌基因中,这种做法既激发了广大游客的情感共鸣,也有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客流量与信任度的双重提升。当游客看到景区愿意在餐饮等刚需服务上让步,自然也会放下心理戒备,愿意为文创和住宿等增值服务付费,从而构建起“景区让利-游客认可-收益增长”的良性循环。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一元午餐”的成功实践,也为文旅产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做出了新的示范。这种“景区发展+农户增收”的联动模式,既保证了所供食材的新鲜程度,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促使文旅产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而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然而,在学习借鉴“一元午餐”经营智慧的同时,也要形成理性认知、拒绝照抄照搬。各地文旅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实力,在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凭借对游客需求的尊重和对服务品质的坚守,切实算好“口碑账”和“长远账”。
“人间烟火气,最抚游子心。”老君山景区用“九年如一日”的坚持印证了真诚的魅力,并为当下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生动样本,让公众倍感温暖的力量。在文旅发展的新征程上,我们既需要抚慰人心的餐饮,更需要真诚宠客的景区。唯有如此,才能让群众的每一次出行都充满温度,让游览的每一处风景都值得回味。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